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一零章西安事变(3)(1 / 2)

“大小姐是不是出去了?”谢昌云对着立正在面前的麦德彪问到。

“报告副司令,何大小姐已经出去一阵了,说是要到街上去采访游行的人。不过长官放心,我已经请外面站岗的十七路军派了两个弟兄跟着了。”

也不知道麦德彪用了什么手段,这么一会儿工夫就和在院子外负责外警戒的十七路军称兄道弟起来了,估计不是塞了钱、就是在一起谈女人谈的投机了。

虽然谢昌云心里对麦德彪的安排还是很满意的,但他并没有直接表露出来,而是对麦德彪道:“南华公司的分号离这里不远,等会你带人跟二妮子过去弄一些皮帽皮靴皮大衣来,让晚上当值的卫士们穿上。”

“长官真是体恤部下!”麦德彪心里一阵感动。

可谁知谢昌云紧接着又板起脸道:“另外时局紧张,到了别人地盘上都给我规矩点,别尽想着沾花惹草的事。”

谢昌云说完摆摆手示意麦德彪下去,自己走出门一拐,顺着外廊来到了正厢方鸿进的住处。

又回到外面屋檐下的麦德彪却是一脸的郁闷。刚才何大小姐出去前也说了几乎一模一样的话,害得自己送何小姐回来之后就躲开那个清纯的丫头远远的,现在长官又接着来了一通,“难道我刚动了点念头就写在脸上了?”

麦德彪一哆嗦,不由下意识的使劲揉了揉脸。

谢昌云就召开广东特使团消息发布会一事与方鸿进仔细商量了一回,就把发布会的准备工作都交给了他,然后回到了自己房间里,坐下来起草当晚要发给毛泽东的电报。

跟毛泽东怎么说呢?

东北军、十七路军与红军实际上早已形成了同盟关系,在张学良和杨虎城周围的亲信中不但中共地下党员遍布,而且中共的高级干部如叶剑英、李克农等也曾多次出入西安。这就促使张学良和杨虎城萌生了利用俄日矛盾,通过中共的关系来获得苏联支援的幻想,否则纵使张学良、杨虎城抗日求存之心再切,但也难有冒险发动兵谏之胆。

所以中共即使没有参与事变,但也应该是在第一时间就知道了蒋介石被捉的消息,陕北的保安(中共中央及红军总部驻地)亦如前世,现在肯定还沉浸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杀蒋之声已成众口一致。

接下来,就是红军主力南下紧急驰援东北军和西北军,准备共同迎击入陕“讨逆”的国民党中央军。

只要把陕西的大门关紧,只待国际援助一到,西北三方联合的一片大好天地就算形成了。杨虎城可保地盘不失,张学良有望打回老家,共产党则可春风又生,可谓是各得所利。

这一切实际都是寄托在了以苏联为代表的共产国际的全力支持之上。

但其中关键就是不论中共、还是张学良和杨虎城,谁都没料到莫斯科竟在其后几天突然措辞强硬的公开谴责了西安事变,斯大林并亲自起草了共产国际给中国支部指示,要求中共要和平解决事变,并把“反蒋抗日”的纲领调整为“联蒋抗日”。

于是在仓促之间紧急调整对策之后,三方的步调才逐渐统一到了在达成一定协议的基础上释放蒋介石这个总的方向上来。

斯大林的决定显然是从维护苏联安全利益的目的出发,权衡了中国和世界形势之后做出的,不管其动机如何,但确实是解决西安事变最好的一个出路。

谢昌云觉得应该到了促进中共用更广阔的视野,在重大问题上独立的分析判断形势、制定政策的时候了。这不仅对现在还是对将来,对中共还是对自己,都有着极大的益处。

思路一开,谢昌云就奋笔疾书了起来。

当晚八点整,广东特使团的消息发布会在小西院中院的会议室准时召开。

经何欣怡以及《申报》住西安记者和广东记者们的联络串通,来自外埠和西安本地媒体的二十余名记者参加了发布会,西北剿总和陕西绥靖公署也特意派了新闻官员到场。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