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00295章从何而来(1 / 2)

既然这里有红薯,而是还是很规整的红薯田地,就说明这附近确实有人家。

我也没闲着,让牛猛帮我,连根带叶的偷了不少红薯放进凌月世界。这么大的红薯,拿回去种,够多少人吃啊,省得以后粮食不够吃。

等会要是碰见什么玉米啊、小麦啊、稻子啊什么的,能偷都偷点儿。

南衙也没说什,跟着我们一块偷。

我们三个就这么一边走,一边偷。虽然拿人家辛辛苦苦种植的粮食不太好,不过这么大一片田地,稍微拿走一些,也不影响什么嘛。

估计是我们三个走了太长时间的路,都觉得有点儿困。可这会儿太阳还高高挂在天上。

但我们又困的紧,感觉三四天没睡觉一样,干脆就爬到树上,躺在树枝上睡觉。

虽然树干比较粗,也十分高大。不过对于我们三个来说,爬起来倒也容易。

我躺在树枝上,不一会儿功夫便迷迷糊糊进入梦乡。

我似乎是被什么东西给砸醒的,睁开眼睛看见南衙冲我做了个嘘声的手势,指了指下面。

我小心翼翼朝下面看去,果然看一名巨人农夫正在挖红薯。

说是巨人,但是也没有《山海经》当中记载的有十几丈高,差不多两丈高的样子,整个体格看起来比牛猛大三倍。

我和南衙偏瘦,可能要比我们两个大四倍。

这农夫跟人类几乎一模一样,不管是五官还是身形的比例,不存在那种什么脑袋大,或者胳膊腿特比长的畸形身体。

他用的农具也是常见的农具,只不过比我们常见的大了很多倍。

田地旁边放着一辆架子车,车前面拴着一头黄牛。这黄牛要比我们寻常见的大六七倍,卧在那里看起来就像是个小山堆一样。

农夫的动作很利索,没有因为身体巨大而导致动作缓慢。就像姚嘲媚一样,变成那么大一只猫,还能够来去自如,身姿十分灵巧。

农夫此时正在埋头挖红薯,并没有发现我们。可能也是因为我们爬的比较高,正常人谁一般没事往这么高的树上看呢?

让我不理解的是,虽然农夫身上穿着粗布衣,看不出来是什么朝代的人。但是他用的农具,是宋朝以后才出现的,到了我们大明这种农具就变成很常见了。

但是宋朝之前是没有的。

我看了看南衙,他打了简单的手势,意思是先不要轻举妄动,看看再说。

于是我们三个就老老实实的呆在书上。

差不多过了一个时辰左右,农夫挖了将近一架子车红薯,赶着黄牛离开。

黄牛哞哞的喊叫两声,声音特别洪亮,看来体格大了,声音确实会跟着变大。

我长松一口气,憋了半天总算是能够说话了。

“南衙,我怎么感觉不对劲呢,这里要是夏朝的话,为什么会有红薯?而且农夫的农具以及架子车,都是宋朝以后才出现的。”我问出了内心的疑惑。

南衙皱着眉头,回道:“我也不清楚,不过倒是也有合理的解释。红薯本来就存在,只是明朝才传到中土,至于那些农具,又不是想火铳那样复杂的玩意,夏朝到现在也几千年了,能够发明出来不足为奇。

我在想,他们会不会连朝代的更迭也出现了。我们那边是商周秦汉,他们这边是别的不同的朝代。

不过现在看起来,洛神墓很有可能就在这几座大山里面。那个入口一直存在,导致这边的风水影响到了龙门山的风水。

风水学上有一种说法,叫做大象吞小象。昆仑山的主风水是破军,那么他周围的小风水即便是别的,也逃不开破军的风水。

想必当初也是有了发现了这一点,才对龙门山进行移山填海,想要掩盖这一切。

再后来,斗转星移,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变化,那个入口又显现出来,龙门山的风水也有所变化。

但……这些都是我结合查到的线索进行的推测,具体情况如何,还是要在这边看看才好。而且,这边都山体这么大,凭我们想要判断古墓的位置,非常难。

还是要找当地人问一问,看看有没有什么线索。”

我点点头,比较赞同南衙的说法。可是现在的问题在于,我们要怎么样找当地人问。

刚刚那名农夫全程没有说话,先不说语言是否想通的问题。设身处地的想一下,如果我看到一个比自己小六倍的人,而且明显不是小孩,我会怎么样?

十有会当成妖怪了。

不过南衙说的也有道理,这边的山体那么大,风水很难判断。单凭我们三个想要找到古墓的位置,得找到猴年马月去?

我问南衙有什么想法?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