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62章 赵铭三国游 上(2 / 2)

朱嘉华虽然是个华人,但是他从小生活在米国,已经是个纯粹的米国人了,除了他已经去世的祖辈,家中几乎没有人说中文了,在听到赵铭没有翻译的情况下用还算完整流利的英语把华音的情况说了出来,也是非常吃惊。因为和马克家中有生意来往,他和马克的父亲交情还不错,所以这次华音来参观考察他是没有放多少心思在上面的,但是没想到白天接待华音的汤姆逊对对方的评价非常高,让他在工作之余产生了一点兴趣。果然送到机场的路上,两人言谈甚欢,约好了下次通电话的时间,到时候协商考察华音事情子,留了联系名片互相道别。

回去的路程和来的时候一样,先去加利福尼亚,然后转机,不过转机的目的地是去霓虹的东京。

临近分别了,高晴有点依依不舍,但是想到自己的学业,她还是狠下心来。这是她在异国他乡的第二年,在马克的帮助下,已经完全融入了校园和社会,如果走在大街上,已经没法分辨出她是米国人还是华夏人了。高晴觉得非常伤感。赵铭在来米国之前知道了高晴家几乎是举全家之力来支持高晴出国留学的,而且还是音乐专业,所以他二话不说给高晴转账,转账的理由则是高晴为isic网站建设的贡献巨大,而且为赵铭在米国找到马克这样的天才的报酬。高晴本来是不想接受这个报酬的,但是看到后面一串七个0之后直接下傻眼了,她无法想象赵铭在短短的半年之内赚了这么多钱。

回到加利福尼亚州,赵铭需要时间消化这段米国之旅,就在机场附近住了一晚上,而马克则提前回了斯坦福。机场附近的酒店自然是有的,赵铭不愿意委屈高晴,直接定了一个本地最大的商务型酒店,面积宽大而且功能齐全,甚至有打印机和传真机可以使用,网络也比较完善,笔记本电脑插上网线就可以上网了。

略微看了下邮件,知道国内没有什么事情,赵铭放下了心,不过看到老吴追论文的邮件,赵铭不由得苦笑,看样子今晚又要加班。高晴则是无聊的看着电视,看腻了就去了健身室,不一会儿就满头大汗的出来了,赵铭看着高晴穿着的紧身衣,不由得看直了眼。在高晴的尖叫声中扑了过去。

大洋彼岸,老吴美滋滋的守在电脑面前,今天一早就收到赵铭的回复邮件说半个小时之内发过来,结果一直到中午下课都没有见到邮件,他知道赵铭在国外,不知道有没有开通手机全球通业务,于是他不死心的拨打了过去。没想到居然电话通了,但是一直没有人接听,如是再三之后,老吴灰心的挂了电话,一个人孤零零的去了食堂,按理说一个论文他不用这么紧张,但是这篇论文关系到省厅的一笔经费下拨,有了经费,他就可以有充足的资金建立赵铭说的用先进的计算机系统来试验论证,因此今年的年度目标里面,这篇论文是志在必得。虽说赵铭写论文稍微生疏了点,再加上自己的指点么,老吴在饭后美滋滋的点燃了一根香烟。

回到加利福尼亚,朱嘉华这时候和公司的董事集中在会议室,他们正在讨论和华州华音合作的事宜。虽然看起来接待对方的规格很高,但是全程己方都没有透露过多的关系合作的信息。在这个参观考察过程中,了解了华州华音的实力,对于对方合作生产小尺寸液晶面板,朱嘉华有自己的想法,现在,就是他向公司的董事们做工作的时候。

“先生们女士们,我想今天上午我们接待华夏客人的事情大家都已经了解了,下面我来详细的陈述下我的观点。我认为,在未来的十到二十年时间里,我们公司的出路在华夏,而不是米国本土。米国本土我们面临着欧洲的品牌飞利浦、棒国的三星和乐金,霓虹的夏普、索尼以及宝岛品牌弘基和铭基的竞争。作为全球的经济中心和贸易中心,我们的产品不仅仅在质量和价格上面临激烈的竞争,在售后以及服务上面也是困难重重,2000年的经济报表相信大家心里都还有印象,我们售后以及因为竞争流失的利润,已经达到了惊人的39亿米元,这是什么概念?我们因为激烈的竞争已经售后,损失了超过百分之三十的利润。”

说到这里,朱嘉华看了看在座的董事,见大家没有异议,继续开口道:“因此今年年初公司的董事会上,我们提出了一些增加利润的措施,目前来看,成效不大,今年上半年和同期相比,利润还在萎缩之中,大家请看第二页的报表。”

在董事们翻看的过程中,朱嘉华喝了几口水,润了润嗓子道:“现在一年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在接下来的八个月,希望董事们能够继续支持我,我将带领大家走一条不同以往的道路。下面请各位董事发言。”

首先站出来的是公司的cfo汤姆逊先生,他本来是朱嘉华的竞争对手,这次接待华音的客人也是他通过争取获得的,不过他向来和华夏国内合作没有太多兴趣,这是一个典型的欧米至上的白种人。“先生们女士们,杰瑞米认为公司的前途不在米国欧洲而在华夏,我的观点恰恰相反,我认为三鸟是一个成熟而且伟大的公司,我们没有必要在非本土区域花太多功夫,做好米国本土市场,适当的开拓欧洲市场,公司的未来值得期待。下面我说下我的观点。”

在公司董事关注的眼神中,汤姆逊历数了米国很多品牌的历史故事,不外乎通过国际竞争以及国内的贸易保护政策,获得更大的本土市场份额以及利益。同时他指出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情况下,只有这种竞争形势,才能更好的保护米国的企业,确保米国的领先优势。

朱嘉华撇了撇嘴,虽然他也是米国人,但是这种情况下用老一套办法确实有效,可是长期以往的话,虽然可以保证几十年之内没有问题,但是其他国家经济发展起来了呢?霓虹就是前车之鉴,但是霓虹毕竟有特殊的历史原因,至今米国掌握着霓虹重要的港口运输还有驻军在那边,如果说一条看门狗对主人会有什么威胁的话,那么更强大的邻居算什么?看着还在滔滔不绝的汤姆逊,朱嘉华对公司的另一个大股东彼得洛夫使了一个颜色,彼得洛夫是公司的第三大股东,他们两个人的股份加起来超过50%,这意味着只要两个人意见一致,就可以直接决定公司的走向。

但是第二号股东汤姆逊也有接近37%的股份,所以在公司的政策上,不得不顾虑对方的意见。想到这里,朱嘉华心中的不满愈盛。汤姆逊是爱尔兰人,祖上是最早移民美大陆的欧洲移民,期初是经营农场,米国独立战争的时候支持独立方,南北战争的时候支持北方,所以十几代人下来积累的巨额的财富。在佛罗里达可以说是富甲一方的狠角色。但是汤姆逊家族没有什么野心,投资也是本土的小打小闹,三鸟公司有汤姆逊家族的支持自然是锦上添花,但是还不至于说缺了汤姆逊就什么都做不成。

随后几个小股东陆续发言,有支持去华夏投资的也有反对的,但更多的是保持中立的部分,朱嘉华最后做了总结,准备让顾问组做一个预测报告,随后解散了这次董事&股东会议。

第二天一早,赵铭乘飞机去了霓虹东京。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