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62章 花车游街,高跷秧歌开道(1 / 2)

李鱼儿也不知道自己该许什么愿望,就随便许了一个:愿李家每一个人往后都能喜乐平安吧。

放完海灯,他们就赶紧离开了,后边还有很多人等着呢。

“接下来,咱们干什么去?”李二郎问。

李梅儿提议,“不如咱们去猜灯谜吧!”

“你行吗?那都是读书人一较高下的地。”李二郎说。

李梅儿不服气的说:“咱们去看看也好啊,说不定就能捡漏呢。”

很多卖灯的小店都有设置灯谜,但最大最热闹最难的要数设在镇中广场高台上的,采用登台挑战方式设立的灯谜大会。

此时,一个青袍书生正在挑战擂台,他已经连过三关了,下边的观众群情激奋,等着看他继续破解谜题。

擂台灯谜比较正式,花灯多是镇子上有头有脸的商户提供的,谜语也是商户自己提前命人贴在花灯上的,必须挑战擂台的人现场撕毁密封才能作数。

一盏轻纱刺绣的美人灯被伙计拎了上来。

主持人指着这盏灯开始介绍:“这盏灯是柳记布桩柳掌柜提供的,上边的刺绣乃是来自江南的着名绣师所绣,用的针法也是江南独有的针法,在纱布上刺绣本身就是一件难度极高的事情,能绣出如此栩栩如生图案的更是难上加难,可见刺绣师父技艺高超,审美高雅。

下面有请这位公子亲自揭开灯谜……”

那青袍公子自信满满的走上前,撕开密封,当众拿出灯谜,交给主持人。

主持人公布灯谜后,让青年在一炷香的时间内作答。

这个灯谜似乎很难,直到香燃尽他也没有想出答案,挑战失败,只能拿走之前猜对的灯。

青年遗憾的转身离去。

主持人说:“按照灯谜大会的惯例,一炷香的时间内,台下观众可以继续猜灯谜,一炷香后,灯谜失效,此盏灯将被裁定为流竞。”

这时,一个身穿月白色长衫的男子走上擂台,“这有何难。”

他轻松的说出了谜底,引得台下一片欢呼,最后那盏美人灯成功被他收入囊中。

他并不在意的将美人灯交给下人,迎接后续的挑战。

李梅儿说:“这谜底也太难猜了,不识字根本猜不出来。”

灯谜有很多种,有大白话描述然后猜物件的,也有字谜,字谜只能是读书人才能猜出来,越靠前的灯做工品质越普通,灯谜也简单。

所以灯谜大会开始的时候,想碰运气的人越多,报名的人很多,主持人只能随便抽签决定挑战者,等到了后边的挑战,人就越来越少了。

蔡老太太手里拿着一包桃酥,跟李老汉一边吃一边看热闹,对他们来说,能来看灯会,已经是全了大半辈子的心愿之一,不做他想。

李鱼儿手里拿着一串糖葫芦,也打算纯看热闹。

看了一会,他们又被不远处叫卖羊汤的摊子吸引了注意力。

这个摊子挺大,放了不少桌凳,中间架起一口大锅,里边正咕咚咕咚的煮着羊汤,一旁切菜的案板上还放了一张羊皮和一个羊头,看来是现杀现做的那种。

这个朝代,牛马是大件,要在官府备案,不能随便杀,随便杀被举报是要蹲大牢的。

羊倒是没有规定,但杀牲口吃的也少,难得有羊汤喝,李鱼儿当即就拉着李老汉夫妇过去了。

其他人也跟着坐了进来,“老板,羊汤咋卖?”李老三问。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