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70章 有一种没办法,叫没辙(1 / 2)

夏天用精神力看到杨家只有姜惜珍在家,好想去看看,最后还是打住了这个想法。

杨家三口,哪怕她给了他们身体很多添补,可在乡下受到的心理创伤,是需要时间和别的事冲淡的。一时半会儿,还真的不能解决。

这也是为什么,人,最怕有心病。

很多人没有经历过那种被冤枉,被放弃,被折辱,被漠视等等,是绝对不会知道那是什么感受!只有受过的人才知道,那日子有多黑暗!

特别那些功勋卓着的人,得有多憋屈,多寒心!

直到后来夏天到杨家做客,才知道杨家三口被接回京都,是为了让他们到大学职教。

一家人心里冷笑,却又放不下欣欣向荣的国家。这就是老一辈人固定的思维,是没有经过艰苦岁月的人无法企及的思想高度。

一家人商量了一下,最后杨友诚选择了一所学校,杨姜安选择了一所。至于姜惜珍,不管是弟弟那里,还是老头子和儿子,都不希望她继续工作。

实在是曾经一双动手术刀的细腻双手,早已在这七年乡下磋磨下,布满了老茧,甚至因为冬天的煎熬,手上冻疮虽然好了,也露出了一根变了形的手指。

那是被下放前,被人有意踩的,一直没有得到治疗,才长成那样!

夏天当然见过,但她也想不到好办法。

在她看来,不管怎么治疗,都得先把手指打断,重新接骨。可姜惜珍年纪大了,她不忍心!

年纪大了是一方面,手指的事是直接的原因。所以最终她听了劝,选择在家休养。

上面领导也见了她,看到了她的状况,也知道这些年苦了他们,现在也没辙(没办法)了。杨家能出两个教师,也算是没有白出手把人接回来。

他们不知道,在没有夏天的前世,杨家三口抗议无效后回了京都,两位老人却早已油尽灯枯。这还得说家里人都懂医,时不时的到山上找些草药添补身体。别说恢复老师的职业了,就是自力更生都艰难。要不是等儿子女儿归来的执着精神,都熬不过三年。

可想而知,夏天哪怕给他们补了又补,养了又养,还是与正常人相差有些距离。

夏天住在他们附近,也是为了继续给他们调理。现在没有那些繁重的劳动,她相信再有增寿丹,两三年时间后,他能给他们增上二三十年寿命没有问题。

扯远了,如夏天所见那般,回家的三人,两有有了工作,哪怕现在的各大学府还没有开学,却已经开始紧锣密鼓的备课,写教案了。于是杨家只剩下了杨惜珍一人在家,另外还有一个特批的保姆名额,只负责给买菜,偶尔帮忙一下,并没有全天守在杨家。

因为他们习惯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夏天第二个选择的院子是在皇城根,这套院子虽然一进,但里面保养的是所有院子里最好的。房东答应随时办手续,却要求三个月后再搬走。这让夏天很犯难,她挺怕有罗烂的。

最后还是街道办的中间人保证,先过户给钱,然后再签一份三个月的租赁协议,让房东给钱、给押金,按照租房来约束双方。

夏天才做下了决定。

第三个选择是王府井附近,这边的院子就是一个普通的四合院,老旧,却在闹中取静的地方。出门走三五分钟就是热闹区域。

本来夏天是没有考虑这边的,却因为卖房的是一个街道办工作人员家亲戚,对方极力推荐。她心思就去看看,结果就喜欢上了。

虽然她看中的还有,却因为这三套产权清晰,没有什么纠纷,就直接约了房东分别去过了户。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