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十三章 禁军副统领(2 / 2)

这些人之中有一个人物别显眼,那人灵巧得挪动着他极度肥胖的身子,在各高官中拜来拜去,打着招呼,谁也不得罪,一脸和气相。

陈炎平鄙视了一眼那人,那胖子不是别人,正是刑部侍郎朱成贵,其实与刑部尚书没有什么区别了。

朱成贵边寒暄着打招呼,边走动着,可却越走离人群越远,陈炎平看得蹊跷。却见朱成贵到了人群之外,与哪一个将军模样的人走在一起,低头低咕着什么,然后马上走开。一来说话小声,二来人声吵杂,三来远离人群。谁也听不见他们说什么,

陈炎平盯着那个将军看了好一会儿,那人与朱成贵的年级相当,从那个眼神上来看,应该是在战场上有过战功的。杀过人的人对待生命的态度与没杀过人的人是不一样的。突出表现在眼神上。有一种冷漠之感,好像看到人就知道别人死的时候会怎么死。

从品秩上看,那人应该是从三品,将军之中四征大将军品秩最高,是从一品或是正二品。从三品的武官是什么人?陈炎平怎么也想不起这个人是谁。好像宫里就没有这一号人。

陈炎平宫里宫外常走动,朝官百来号人,他基本都认得,但这一位将军却陌生得很,难不成又从哪里调来了什么人么?

陈炎平一转头,便看见了郭援,这个九门提督也是要上朝的,不同的是,他可以随时以公务繁忙而不来,如果别的官说自己公务繁忙而不来上朝,那丢乌纱是早晚的事了,可唯独九门提督可以这么做。他的公事,与一般人可不一样,况且他也不理朝政,军人参政本就是皇帝的忌讳。打仗的事他也不管,外面四大征字将军做着。在大官里,他上朝是最没事的人了。每天爱来不爱,只是走个过场。

陈炎平走了上去,拉了拉郭援的衣袖。郭援低头看了看,这才发现自己身边多了一个小人。陈炎平差了郭援几乎两个头。陈炎平也就一米六左右,可能还不到。而郭援却是一个一米九的大个。

郭援见是陈炎平,脸不自然的笑着道:“六爷是不是习了什么内功武功了?”

陈炎平心头一震,自己才习了一晚,就被人看出来了?陈炎平有些心虚得问道:“什么内功?”

郭援煞有介事得说:“有点像道家的法门,人有三魂七魄,这第一魄叫吞贼,练成之后,灭虚邪去贼风。面带红光,六爷今天面色极好,按我武人的说法是修了魄神了,也就修进了道家入门。”

陈炎平听得郭援说的,居然八九不离十,难不成那小太监有诈?自己被郭援盯了一个晚上而不自觉?但那个小太监也不可能会知道自己是在练内功呀。

陈炎平正疑惑着,郭援腆着脸笑道:“想来也不可能,六爷的心性哪里能静下心来练那高深的内功,但这满面红光的样子,难不成是六爷今天要有好事?一定是这样了。”

陈炎平总算是明白了郭援想说什么,翻了个白眼道:“好事?能有什么好事,本王估摸着也就是封王那件事,别人不知道你还会不知道,圣诣都是你给我的,封地还不在国内。”本王是得了圣诣了,可众臣们可不知道这事,今天可能说的就是这件事。”

按一般的做法,圣诣是要在朝上商议,朝官上奏折,内阁拟条,皇帝批红,翰林拟诏,最后皇帝用印,这才下发圣诣,但是有一些事,却不这么做。直接让朝官把奏折上到内阁,转到翰林院拟诣,皇帝直接用印,根本不通过朝会。朝会是吵架的地方,根本不是议事的地方,如果都要在朝会上说过再下圣诣,那根本定不下多少事来。至于朝臣们有意见,那就让他们办了事以后再上书。

所以封王这事,除了内阁与一部份翰林,还有一些人不知道。

郭援笑道:“难怪今日六爷满面红光,原来是要邸报天下封王阴子了。”

陈炎平道:“好像说得你根本不知道这件事一样,别跟本王乱嚼舌头了,本王且问你,那边那个武人是什么人?像是上过朝的,熟门熟路,可这脸却认生得很,”

陈炎平的小手指向了人群外的一个人,就是刚才与朱成贵窃窃私语的人。

郭援顺着陈炎平的手指看了过去,深吸了一口,表示惊呀,又有些自言自语得说:“他怎么来了?”

陈炎平问:“那个人是什么人?”

郭援这才回过神来,对陈炎平道:“丁奉朝,禁军侍卫副统领。好像他只是在禁军挂了一个名,这个人神出鬼没的,也不知道平日里忙些什么,在宫里几乎看不见他。”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