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章 前情旧事(1 / 2)

前言:

本书原名是儒林别传,后来书测成了明朝最真实科举,笔者会尽可能用最详实的资料讲一个真实的明朝科举过程,但它实际上是一本权谋历史文,望诸位读者君知之。

————————————

成化二十二年,兖州府汶上县。

去县城东北二十余里的坦山,好似刚从风障中走出来,不见了黄尘,环顾四周都是青松绿柏,苍苍郁郁,挺拔坚毅,神态万千,满眼都是欲滴的深翠。

从山上眺望,离山二十余里便是古时大野泽,今时之南旺湖,百里玉带在黎明前显的有些寂寞,显得波澜不惊,不见得一丝风浪,与湖面相连的天空,披着一片沉郁的深蓝抑或是蓝黑相间,似是静静的等待着那片明丽的曙光。

过不多时,天水连接处便染上了一片橘红色,一会又暗了下去,变成了浅灰色,慢慢地一个半圆形的浅红色轮光从中出现,轮光下面突地冒出半边鲜红的太阳,不多时便越冒越高,眨眼间就跳出了湖面,稳稳的停在了上面,直射出万道霞光,映的树木都带了金色。

五月里爽快的风,让大地上的一切都透了一口气,黄红的晨光照在冈峦起伏的坦山上,树木山峰变得立体起来,碧绿苍翠之间,偶尔还隐藏着一二处红泥墙,这便是成化一年所建的长生观。

山腰里有丛密的竹林,有风袭来正飒飒作响,靠近山脚,在平坦的地面上分畦种着瓜果菜蔬,山下百十间茅草屋舍,又有几处石屋点缀其间,聚拢而据,形成了村落,这便是薛家集里薛家集村。

村子中间有棵大槐树,有几十年光景,树冠茂密,多有崎岖粗枝伸展左右,虽是树干底部已有枯洞,但并不因此而减弱了它威武、虬劲和朴实的风骨,总有几个垂髫稚童钻来钻去躲起了迷藏。

锈迹斑斑的铁钟用了麻绳绑在树上,树下有几个石碾,石桌凳,不远处便是观音庵,殿宇三间之外,另还有十几间空房子,后门临着水次,多不过百步修着个石码头,栓了几条木船。

这庵虽说受的是十方香火,可历年来得的香火钱却是不多,只够得一个和尚吃住用。

观音庵既是叩拜鬼神,祈求风调雨顺之所,也是乡老、甲长召集会议的地方。

观音庵的后边有一户农家,周围用了竹篾子围起来当了篱笆墙,五间茅草屋,地基用的乱石,墙体用的却是青砖,屋顶用了茅草,屋脊用的大方木,不曾用的一页瓦片。

正房前翼左右还有几间石基披屋,不过是半石半土的墙体,大门处盖了门楼子,用的是县里的样式,木头有些开裂,显然建的有些年景,便是如此在村里也是数得着的人家。

细密的竹篾子大门外面显得很是热闹,正围了不少村妇,有老有少,有嗤笑,有抚掌,有窃窃私语,却都是听得津津有味,脸上都带了笑意,不时发出几声哄笑,还有几人探头窥视又是回头当了小喇叭和几人笑谈。

“秦二壮,你个老实憨头,老娘今日不和你过了,要是没个说法,老娘定要回去寻了我家叔父和哥哥来”,一个二十左右的农妇正大声骂着蹲在地上的汉子。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