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73章 通往凉州之路(1 / 2)

刘禅离开了翡翠之城,这在魔法帝国的时代,皇者亲身踏入战场已是常态。昔日的曹孟德,纵横南北,被誉为魏国的铁壁统帅。孙仲谋则钟情于亲自领兵,虽败绩连连,但何时能抑制住这份热血,无人得知。曹丕三次挺进江东,刘备在汉中浴血奋战,夷陵之战失利,因此刘禅出镇汉中,并未引起过多惊异。

然而,考虑到他的魔法天赋和力量,徐庶等智者必须随行,加上刘禅近期已明了自己的使命,他决定亲征汉中,异议微乎其微。当然,仍有顾问试图劝阻,毕竟他与先辈不同,刘备出征时有刘禅和刘永相伴,孙权有孙登,曹操身边也曾有曹昂和曹丕。

而刘禅,年仅二十二,别说继承人,就连皇后都尚未册立。若非北方的魔族侵袭和陇右的巨龙战争,他本应与选定的皇后,张氏之女共结连理。但此刻,国事已不容他分心。

大军稳步前行,陈到率三千白羽卫,那是刘禅最后的信赖。昔日丹阳的精英,加上马超引领入西川的凉州猛士,以及部分巴賨勇士,构成了这支白羽卫的基石。他们在白羽卫的保护下,径直踏入汉中,与留守的将士会合。

凉州地域辽阔,却土壤贫瘠,加之地势开阔,羌、氐、胡族众多,动荡不安。地势狭长,自西北向东南延伸,最北端是尹奉守卫的敦煌,其次是酒泉、张掖,皆为西凉的边境。西边,是西域诸国,跨越张掖,则是武威与金城一线,这两地曾是马家和韩遂势力的领域,也是凉州罕见的富饶之地。黄河的滋养使得土壤肥沃,再往东是陇右、天水、安定直至北地,以及被西川并吞的武都郡。

故此,作为汉中监军的刘禅,只要不自误,他的安全有保障,这也是朝廷允许他出征的理由。只是众人未料,刘禅抵达汉中后并未安分,而是选择了冒险一搏。

凉州的狭长并非山河环绕,而是因其北部与南部分别被羌、氐胡人和鲜卑人领土夹峙,西部则是西域诸国的疆界。凉州,实则被三方势力夹缝中生存。而这三方势力的交汇点,正是被西川占据的阴平,也是为何当年小小的阴平竟有两个氐人能称王,并参与中原的王权争夺...

糜芳在凉州持续输送人口与牲畜到汉中,并非因其在当地根基深厚,实则源于他从未将自己束缚于凉州之地。他隐藏在羌族的领地,因此凉州各方势力始终未能察觉他的踪迹。刘禅欲联络糜芳,以往只能透过羌人,但现在,他计划不倚仗羌人,而是直接带领诱惑而来的羌氐胡人,穿越凉州腹地,协助诸葛亮征服整个凉州。

刘禅构思新策略,决定以崭新视角行动,打算直接从羌氐胡人的领土强行闯入!这一大胆构想令人惊叹。他率领三千勇士,计划穿越半数羌氐胡地,直捣凉州后方。此想法常人不敢想象,但徐庶深思熟虑后,竟然赞同!

智者与诸葛亮这样的统帅迥异,诸葛亮总是在计算胜利的同时考虑失败,至少确保生存的可能。故非万不得已,他不会轻易冒险,会反复衡量得失。然而,徐庶、早年的法正,以及曹氏的郭嘉,这些纯粹的战略家却不然。只要有三分之一的胜算,他们就会放手一搏;五成机会,他们会赌上性命;若七分把握,他们便会全力以赴!这并非鲁莽,而是对自己能力有十足信心,擅长捕捉瞬息即逝的战机,逐步夺取胜利。

如今,徐庶坚信如此。尽管只有三千白毦兵,但他们带上的将领众多。在汉中,他们与诸葛亮的义子诸葛乔、陈祗、李恢会合,还有从成都来的长水校尉廖立、右中郎将宗预,白毦兵统领陈到,以及刘禅的亲卫鄂焕等人。起初,众人以为他们会支援陇右,岂料刘禅的目标始终指向羌氐之地。

有了这些人,加上汉中新筹集的粮草,以及糜芳在羌氐胡地的内应,徐庶确信能带领刘禅执行一场千里奇袭。至于为何要带刘禅同行——大军已随他而去,留刘禅在汉中,反不如一同前行更为安全。

因此,两人商定后,便有了当前的局面:刘禅打着坐镇汉中的名义进入半前线,甚至在斜谷露面,向曹真宣告他的存在,提振了魏延部下的士气,减轻了斜谷的压力。曹真见刘禅出现,忧虑援军能否及时赶到,攻势也随之放缓。毕竟,他们虽不惧消耗,但他并非主攻方,自然不必过于冒进。

然而他未料到,刘禅在显现于斜谷道大营的夜晚,便悄无声息地离开,率领众多将士如疾风般扑向了神秘的阴平领地。

阴平郡虽早已落入刘禅之手,但古时的武都大地震使黄河改道,此地满目疮痍,短期内无法兴盛发展,仅可视为跳板而已。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