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1章 久违四九城,三大妈的重磅消息(1 / 2)

从赵家庄到镇汽车站,又从汽车站辗转到火车站。

陈江河终于重新找到熟悉的感觉。

而赵家庄之行,将注定成为他记忆里挥之不去的一处烙印。

从古至今,兴亡都是百姓苦。

不同的,也只是苦难的程度而已。

小朵朵自从到了县城看到什么都觉得新奇。

两个轮子的洋车子,四个轮子的大汽车……甚至后来还有长得看不到头的火车。

他们坐上火车后,窗外的风景飞速向后奔去,看得眼睛都要花了。

小舅舅告诉她,要向前看,那样就不会头晕了。

小朵朵不知道的是,她的命运也将从此刻改写。

那些苦难就像窗外的风景,都被远远甩到身后,她的未来将是一路向前。

“江河,回去后你跑一趟街道办登记一下,在咱家附近给我和朵朵租一个住的地方就行。”

陈母知道儿子已经成家了。

他们家面积虽然不小,但要住一家四口还是有些不方便的。

再说以后儿媳妇生了孩子,居住空间只会更拥挤。

她也不想带着朵朵在儿媳妇面前生活。

婆媳关系只是一个原因,万一儿媳不喜欢朵朵,她也不想让小朵朵受委屈。

“妈,这事儿我心里有数。”

陈江河不可能把自己老妈和外甥女赶出去。

他家主屋外的耳房虽然小了点,但如果重新装修一下,还是能住下的。

就是有点委屈老妈和朵朵了。

另外。

前院还有间杂务房跟他家房子搭界,名义上是公用的。

只是年久失修,房顶都能看见天那种,可以说风雨无挡。

别人担心丢东西,也不爱用。

那些租房子的人一看还得重新装修,也没人愿意花这份钱。

上回他回收的那些破烂儿可都扔那里边儿了,巴不得别人拿走一些,他还省了自己收拾呢。

现在国家是不允许买卖房屋,但满足条件的居民,可以向街道办申请住房。

陈江河现在是正式工人,等把朵朵的户口落下,家里就有四口人。

以后再生几个孩子,房屋需求只会更大。

所以,他有充分理由申请那间杂物房。

至于装修,到时候自己找木瓦匠,用不多少时间就能弄好。

回到四九城已是傍晚。

从火车站出来,陈母看着熟悉的环境也是倍感亲切。

终于回到熟悉的地方。

付完六毛钱车辆管理费后,陈江河推出自己那辆二八大杠。

“哇!这是小舅舅的洋车子吗?”

朵朵睁大眼睛看着陈江河的自行车,只觉小舅舅太厉害了,连洋车子都有!

“朵朵,以后叫它自行车。”

洋车子不假,就是听着有点别扭。

这玩意儿还是前朝时,从国外传进来的。

国内解析出技术后,本土也开始建立工厂进行量产。

早期比较出名的自行车品牌就有永久、大金鹿、飞鸽等。

陈江河一记摸头杀,直接把孩子搂到前大梁上坐好。

自己则跨坐一脚着地,然后陈母坐在后架上,走起。

他今天不打算去接娄晓娥,计划等明天从丰泽园直接带她回家。

再说,家里的住的地方也得收拾。

一家人没直接回四合院,而是找了个小饭馆儿解决晚饭问题。

“今天咱们随便吃点,明天舅舅带朵朵去吃大餐。”

“好啊好啊!朵朵要跟小舅舅去吃大~餐。”

小丫头说着还伸手比划了一下,可开心了。

南锣鼓巷。

前院儿,阎埠贵正拿着根竹竿刷桐油。

眼看天就暖和了,他的钓鱼大计又要提上日程。

这年代的鱼竿一般是自己炮制,直接选一根竹竿用桐油灯烤热,趁着热乎劲压直。

等竹竿冷却后就挺直了,再给刷一层桐油保养,可以防止生虫。

一根竿子能用好几年,就算爆杆也不心疼的,东郊外一片竹林呢。

这边他刚把竹竿晾上,抬头就看到一个两三岁的小丫头跑院子里来了。

“哎呦,这谁家孩子,怎么跑这来了?”

阎埠贵喊了一嗓子,直接把在屋里看孩子的三大妈给招出来了。

小阎解娣也从自己老妈腿边挤出门。

院子里孩子不少,但跟阎解娣差不多大的小孩子还真不多。

别人棒梗是小男孩,成天接受贾张氏居家教育,基本不跟阎解娣玩。

此时看到四合院门口站了个小丫头,可给兴奋了,迈着小短腿就要扑上去。

“妹妹!”

阎埠贵一把搂住自家孩子,情况不明,谨慎些好。

跟着从小丫头后边进来一自行车轮子,提着车子的人正是陈江河。

“我说,陈江河,你这把谁家孩子领回来了?”

话没说完,后边又进来一位。

要说陈母离开四合院时间也不长,但是变化不小,问就是饿的。

阎埠贵两口子差点没认出来她。

“天呐!我没做梦吧,这不是陈大嫂吗!”

阎埠贵惊呆了,这人怎么突然就出现了?

“胡说什么呢,老阎,这就是陈家大嫂!”

三大妈杨瑞华比他还激动,都是老姐妹了,这么长时间没见,甚是想念。

“三大爷、三大妈,多年不见,都挺好啊。”

故人相见,都挺激动。

但是。

阎埠贵看着跟自家老四阎解娣凑一块儿的小朵朵,心想这陈大嫂不会真给陈江河生了个同母异父的亲妹妹吧!

“三大爷,等会儿您再跟我妈叙旧,我们这才刚回来。”

陈江河手里还推着自行车呢,这跑了好几天,可得好好歇歇。

“是这个理儿,那啥,你们先收拾着,咱回头再续。”

阎埠贵被动让开一条路,小朵朵一看自己小舅舅和姥姥走了,赶紧跟上。

前院放古代其实是门房住的地方,方便看门啊。

现在看门的最佳位置正是阎埠贵一家人住的房子,基本上院里进来什么人他们门儿清。

此时,陈母回来的消息应该算是四合院了爆炸性新闻了吧!

三大妈抬脚就往中院奔,人就连跨过连廊门槛都是小跳过去的。

自己可是掌握了第一手消息,这还不得聚焦一回!

她这急匆匆的连趴地上的小阎解娣都没顾上捡。

中院儿,大妈们聚集地。

此时贾张氏正在黑灯瞎火中盲穿针引线。

虽然人看不见,但手里纳鞋底速度丝毫不受影响,不时还插句嘴。

此时,大家都在聊着后院老许家的八卦。

在陈江河外出这几天,四合院离发生一件大事儿: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