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0070章:进入冶州首桶金(1 / 1)

第0070章:进入冶州首桶金

华钟鼎也真的是不负父亲的厚望,借着房地产的东风,短短数年时间,竟然将金日公司办成了席县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为了拓展业务,融资发展,华钟鼎便将金日公司搬迁到了冶州市,来参与冶州城的房地产开发项目!

前年春,金日公司搬迁到冶州城后,便华丽变身为今日集团公司。主营业务依然是房地产,不过是摊子更大了,不仅有席县的业务,还有冶州市的业务,而且按照华钟鼎的战略部署,是要逐渐增强冶州城的业务,毕竟冶州城的发展前景更大些!

刚进入冶州城,金日集团便出品了大手笔的杏林一号公馆,赚取了不少钱。这个项目,位于素江南岸,紧邻素江桥和素江滨河公园南苑,可谓是占尽了杏林镇的天时地利之便。

为什么这么说哩,因为刚刚起步阶段的冶州房地产产业,几乎所有的公司都把眼光聚集在素江北岸的老城区,很少有人关注素江南岸的房地产开发。这对于刚刚进入冶州城房地产市场的立足未稳的金日集团来说,基本上是没有竞争地夺得了冶州新区杏林镇社区的地块。这绝对是金日集团的天时之便!

至于地利,那就更不用说了,整个杏林镇,扼守了冶州城的南大门,这里曾经是兵家必争之地!日寇进犯冶州城也大多是从夺取杏林镇,控制冶州桥,进而占领冶州城的。由此不难看出,杏林镇对于冶州城的重要意义。

当然了,解放后,杏林镇已经失去了冶州城南大门的作用,因为冶州市政府,先后在素江上架设了五座桥,光是通往素江南岸的桥梁就有三座。冶州城南下素江的交通状况得到了极大的缓解。可是从素江桥到杏林镇然后到冶州地区的甘县和望县,乃至前往泽西省的主要城市,依然是最为便捷的!冶州城的南北中轴线----人民路,正是对着素江桥和杏林镇,所以,杏林镇的地位依然是素江南岸广大地区无法撼动的!

正是因为这个因素,九十年代后期,冶州市市,才果断地做出决定,大力开发冶南新区,将冶南新区建设成为与冶州城一样漂亮的新城区,让未来的冶州城形成素江南北两岸对称发展的格局,从而构建出一个新世纪的大冶州!

而金日集团拿下的地块,刚好就位于素江南岸,素江桥南头,杏林大道与滨河南路的交叉口东南角!这里交通便利,风景秀丽,基础设施完善,是冶州市民争相抢购的一处地产!

项目从前年春立项动工,到去年底便全部完工交付业主,首期建起了滨河南路一字排开三栋单元楼。全部都是二十八层的超高层电梯洋房,站在楼顶可以俯瞰整个素江风光带!项目没有主体竣工,便开始预售,还没有等到全部完工,便销售一空,可见金日集团进入冶州城后的战略选择是多么的成功!

目前项目正进入二期杏林二号公馆,它位于杏林公馆的南面,几乎与一期项目是南北对称的。只不过,杏林一号公馆紧邻滨河南路,坐南向北,而杏林二号公馆坐北向南,虽然俯瞰素江风光带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远远的眺望还是没有问题的,毕竟中间也就隔着杏林一号公馆嘛!更为重要的是,杏林二号坐北向南,阳光通透,俯瞰整个辽阔的冶天盆地还是视野极好的!所以,杏林二号公馆刚刚开始破土动工,就要已经有人迫不及待地前来咨询购房事宜了。

华钟鼎不愧是华景明的儿子,极具经商头脑,一看一期项目如此火爆,二期项目便采取了秘而不宣的饥饿战略。始终不对外公布地产的价格信息!

他原本是想着,杏林二号公馆项目,没有一号公馆项目地理位置优越,可以适当地在价格上略微低一些,如此看来,不涨价已经够可以了,根本就不需要降低价格。等等看,反正一号公馆项目已经回笼了资金,现在也不缺少项目的启动资金,何必要慌慌张张地标价出售哩?反正冶州城的刚性需求这么旺盛,我们杏林公馆的房子质量好,地段好,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捂一捂,等一等,让他们那些想要真心购买的人,像热锅上的蚂蚁,以此来抬高房价。

正是这个想法,所以,已经过了年这么久了,杏林二号公馆的楼盘到现在还没有公开对外预售。

不过,华钟鼎是个相当狡猾的商人,他没有着急解决杏林二号公馆的问题,倒是开始让自己的妹夫王庚派人在冶州城物色下一个可供自己开发的好项目了!

刚才王庚提及的那个手电筒厂的地段就挺不错的!如果市政府真的将它附近的暖水瓶厂和火柴厂改造成一个休闲健身的解放广场的话,那么紧邻的手电筒厂绝对是升值潜力最大的地块,甚至潜力远大于冶南杏林社区。

道理很简单,现在的冶州城,人口和经济重心依然在素江北岸,医院和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也集中在素江北岸的老城区,而杏整个冶南地区,刚刚起步,要想兴旺发达起来,少说也需要十年以上!杏林镇的杏林公馆交通和环境稍好一些,所以,才出现了一房难求的局面!如果放在冶州城主城区,这种情况,也许会更加火爆!

更别说是放在素江大拐弯的那个半岛上了,绝对是跟上海浦东的陆家嘴一样,成为未来冶州城的外滩了!

顺着这个思路一直思考下去,如果我要是把手电筒厂的地皮盘下来,建设一个类似于陆家嘴的商贸综合体,发展前景绝对是超出想象!看来,如果一切是肯定的,我们金日集团就必须全力以赴,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拿下手电筒厂的地皮,就是补偿手电筒厂适当多一些,甚至答应安排这个小厂一二百号下岗职工,也是划算的!

想到此,华钟鼎忍不住拿起了面前的电话,给冶州市发改委拨通了一个电话。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