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五章:日本商业考察,大板及京都之行(1 / 2)

一.难波r,比酒还热情的大板人:

日本大阪的难波公园从开业以来,被很多人奉为绿色商业综合体和花园商业综合体的典范。

远看该建筑是一个斜坡公园,从街道平面上升至八层楼的高度,层层推进,绿树茵茵,仿佛是游离于城市之上的自然绿洲。

实际上,它是一个购物中心与办公楼的综合体,难波公园占地9.2英亩,其中心区域是三层的“豪华购物广场”,从餐饮、服饰、珠宝,到美容、动植物花卉、居家用品、日本传统和服装等,包括了上百家专业的时尚商店和餐厅。

在内景入口处,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被岩石覆盖的空间,仿佛一个狭小的峡谷,诱惑着人们向里面探寻。

在经由不同楼层的一些特定区域,从“峡谷”可以直接通往室外的露台,这里的“空中花园”种植了不少漂亮的花草植物,植物每天成长,每天都在改变建筑的样子。

设计师颇有新意地提出了人造峡谷的设计想法。“映谷”的设计带来了众多的体验要素;溪水、山石、植物、岩洞、山间的阳光….这种体验手法的空问再造,为项目展现了全新的思路和空间

园林景观、峡谷、流水、绿植、屋顶公园等,将自然融入城市。给人们提供丰富而有趣的体验。人流穿越人造峡谷的营造,很自然地将人们吸引入这个场所,使得人们可以在室外穿越建筑,避免了将顾客引入封闭式的购物区,而是将商业区、餐饮区与自然和开放的空问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逛难波r时的最大感受和体验就是一点不觉得累,因为它将商业与自然完美结合于一体,层层退台,斜坡而上,移步换景,内外互相穿越……

现代市民生活于四重空间,自然(田园)-城市-艺术作品-互联网(虚拟)。而自然是万物之母和第一源头,人们在追逐物质,城市,科技和艺术的同时也是一种异化的过程,享受的同时时刻渴望回归自然以对冲,缓解和平衡。难波r就提供和实验了一个共融和绝佳的场所和体验……

考察完难波r,吃过晚餐,回希尔顿酒店休息后,临近午夜时分。上次在箱根之夜没有尽兴的同庆楼沈总和我又开始愚愚欲动啦。在临街酒店的玻璃窗看到马路对面有一家酒吧还亮着灯光,于是我俩兴致盎然地来到酒吧,扫兴的是正要歇业。但一个头上系着白毛巾,面色红润的关西汉子(大板俗称日本的关西,大阪人豪放、急躁、精明又幽默,是“漫才”和滑稽戏的发祥地)正在收拾和摆放桌椅,听我们要喝酒,二话不说放下手头的活,亲自带我俩走了20多分钟找到一个正在营业的酒吧,用生硬的中国话说:“这里的好喝”。我俩被感动的一时不知如何言表,紧紧握住他的手摇晃以表感谢!都说大板人的性格最像中国东北人,果然明不虚传!

但更夸张的还在后头,进店后由于我俩不通日语,跟服务员叽哩咕噜和用手比划的半天也没说不明白,急的一脑门子汗!这时旁边一个年轻的日本小伙拔通他一位中国留学生同学的电话递给我,让那位中国留学生在电话里帮我们点了单!弄得我俩盛情难却,激动得稀里哗啦,觉得不一醉方休都对不起大板人的好客!

二.京都的艺伎、寺庙与德川家康将军府:

1.祇园

京都最大的艺妓区,是现代日本最著名的艺妓“花街”。据说最初江户幕府允许茶屋在这里营业是在1665年,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最繁华的十九世纪初,祇园的艺妓多达三千多人。祇园的艺妓馆、茶屋现今还保留了许多当时的建筑,在1999年被日本政府指定为历史景观保护地区。祇园的代表性建筑是祇园歌舞练场,这是艺妓馆共同出资建造的歌舞剧场,每年的四月艺妓在这里表演“京都舞”,向世人展现艺妓的风采和日本古典歌舞艺术。

日本艺伎产生于17世纪的东京和大阪。最初的艺伎全部是男性,游走在京町界外,俗称町伎,主要在妓院和娱乐场所以演奏传统鼓乐、说唱逗乐为生。大约1750年左右,出现了第一个女艺妓。18世纪中叶,艺妓职业渐渐被女性取代,这一传统也一直沿袭。

到京都必看艺伎,不看艺伎不足以了解日本的历史,正如不知道日本的浪人文化一样。在街上偶遇身着和服,盘头和满脸煞白的艺伎幽灵般行走,仿佛穿越到闭关锁国的江户时代,历史不能重演但可以再现,传统文化犹如道具,在现代文明的舞台上沦为遥远的衬托和背景……

2.浅草寺

到京都一定要去寺庙拜拜,浅草寺及清水寺与金阁寺(鹿苑寺),岚山等是京都最为著名的名胜古迹,来自世界各国的游人四季络绎不绝。日本的佛教虽从中国的唐朝输入,但己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和风格。寺庙的建筑风格和色彩更加嵯峨错落,鲜艳夺目,金碧辉煌。不似中国的寺庙一律绛紫色,阴暗、低沉并略显简陋和空旷。

特别是常见梅花鹿悠闲地与香客共处,被奉为幸运的象征,甚至被当地人奉为神的使者,颇有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韵致……

我当时在浅草寺抽的签和请的福袋至今仍保留于床头柜内。

3.德川家康将军府

1603年家康获赐征夷大将军称号,开创幕府,一统天下,从此日本进入了两百六十多年和平的江户时代(相当于中国的明清时期),建立起幕藩体制的封建统治制度。

江户时代是日本历史上武家封建时代的最后一个时期。江户初期,德川家康建立起严密控制下的政治体制,经过德川秀忠、德川家光两代将军,幕府统治趋于稳定。18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的萌芽产生,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统治基础。江户时的日本对外实行锁国政策,严禁与外国贸易,禁止日本与海外交往,只许同中国、朝鲜、荷兰等国通商,而且只准在长崎一地进行。

江户时代将军是最大的封建主,直接管理着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和重要城市,全国其他地区分成大大小小两百多个“藩”,藩主必须听命于将军。在德川时代,全体居民都被严格地分为四个阶层:武士、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

1867年12月9日倒幕派发动王政复古政变,宣布废除幕府制度。新成立的明治天皇政府经1868-1869年的戊辰战争,彻底打倒幕府势力。至此,日本的封建幕府政治结束。

因为是13卷日本历史传记小说《德川家康的忠实读者,所以到京都后我脱团独自去了保存完好的“德川家康将军府”旧址,缓步走在黛黑色木结构主体,烫金雕饰及白色隔墙/窗的三色建筑体内,书中的很多场景和细节一幕幕重现,历史的足音在脚下咚咚回响。日本有福经历了幕府时代?更幸运的是终结了幕府时代,开放海禁,与西方列强通商,自此,明治维新的大幕全面被拉开,日本无论是政治、军事还是经济、工业均开始全面西化,到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时,日本正式从一个二元政治的封建国家成为了君主立宪制的近代化国家。虽属被动,但从此踏上坦途,与世界大势和现代文明接轨并融入进步的蓝色海洋大潮……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