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43章 秋玲考上延边大学(1 / 2)

1988年9月。

九月的天空湛蓝如洗,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大地上。这个丰收的季节里,田野间满是金黄的稻穗,果园里飘来阵阵果实的清香。

对于秋玲来说,这个九月更是意义非凡,她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延边大学。

延边大学是一所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综合性大学。

它是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学府之一,学校注重朝鲜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开设了朝鲜族语言文学、朝鲜族传统音乐、舞蹈等特色专业。

学校与多所国外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流、教师互访等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视野和交流机会。

延边大学在语言学、医学、农学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学科优势,部分学科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延边地区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学校在教学和研究中充分融合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氛围。

秋玲选的专业就是“语言系”,因为她对各国的语言,还有民族风情有着浓厚的兴趣!

开学的日子终于来临,秋玲怀着激动的心情踏入了大学校园。

校园里绿树成荫,花坛里的花朵争奇斗艳,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她背着沉甸甸的书包,脚步轻快地走在校园的小道上,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这里将是她追求知识、实现梦想的地方。

……

秋月和丽华不仅卖着咸菜,她们还开了一个包子铺,萍姐一直帮着秋月带孩子,晨晨也健康的长大了!对于现在的日子,秋月还是比较满足的!

丽姐和张波已经组织了新的家庭,并且丽姐冒着高龄产妇的危险,为张波生下了一个儿子,如今一家人过着和和美美的日子,丽姐也不在院里住了,张波怕她们娘们冬天住在平房里太遭罪了,所以买了一个三居室的楼房。

金姐和老吕的日子过的也很和美,玲花也如愿考进了高中,他们的日子也算是苦尽甘来。

连儿姐和于老五的日子过的也很不错,五老五的腿虽然落下了残疾,他左腿的肌肉萎缩一直不能完全复原,但对于他行走,除了不美观以外,已经影响不大了!

连儿姐去年回到老家一趟,她和家里的男人彻底离了婚,从此后,她和于老五正式结为夫妻,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连儿姐想给于老五生儿育女的愿望已经破灭了!

医生给连儿姐做过详细的检查,她说连儿姐由于在上一个月子里,落下了毛病,所以她基本失去了生育的可能性!

连儿姐为了这件事,她难过了很久,最后在时间的消磨下,她逐渐平复了心情。

大家的生活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着。

只是夜深人静的时候,秋月还是会想念秦含,思念如同疯狂的野草一般肆虐着秋月的内心。

……

秋玲在延吉偶然遇到了一个好久不见的老朋友,这个人竟然是张健!

想当年张健大学毕业以后,便毅然决然地前往延吉,想要在那里闯出一番天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抱负。

八十年代的祖国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尤其是建筑行业更是如日中天、蓬勃向上。伴随着国家对于建筑行业的大力扶持和政策倾斜,整个行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势,祖国也如同巨龙一般腾飞崛起,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张健恰好抓住了时代赋予的机遇,投身到建筑领域当中,并通过自身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成就。

张建看到秋玲时,他感到无比惊讶,同时内心深处又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之情。曾经那个纯真可爱的小女孩如今已逐渐褪去青涩,成为了一个亭亭玉立、风姿绰约的大姑娘!

秋玲的眉眼间与秋月有着极高的相似度,仿佛是秋月的翻版一般。然而,她们之间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秋月散发着一种淡淡的忧郁之美,宛如深夜里悄然绽放的花朵;而秋玲则展现出一种阳光般的乐观与自信,犹如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大地上那般温暖人心。

两人重逢之后,彼此都默契地未曾提及秦含和秋月这两个名字。他们似乎都害怕触碰到那些过往的回忆,生怕会引起内心的伤痛。于是,他们心有灵犀地选择刻意回避这些话题。

尽管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亲密。两颗年轻的心开始慢慢靠近,爱情的种子也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萌芽。每一次相视而笑,每一次不经意的触碰,都让他们感受到对方的温暖与关怀。这份感情如同春日里的微风,轻柔地拂过心间,带来无尽的甜蜜与期待。

……

秋玲上大学的钱,完全是秋月一个人负担的,当时,秋月母亲从包里摸出五百块钱递给秋月时,秋月连忙拒绝了,她心里明白,这些钱是娘家一年的收入,在那个年代对于老农民来说,土棵里刨钱得有多么的不容易!

秋月这时萌生了,想去大城市里闯荡一番,毕竟她还有个儿子要养,将来孩子用钱的地方有都是。

去延吉秋月是十分抗拒的,甚至可以说是打心底里不愿意前往那个地方。且先不论张建是否在延吉,光是一想到要回到那个充满回忆的地方,她心中就有一道无法跨越的坎。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