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61章 乔迁(1 / 2)

六月间,已经到了初夏。朱德裕一家搬进了位于洛水之南的观德坊的新宅院。

洛水横穿洛阳城,城北的西北角是宫城,而洛水之南的西南角,则多为城中贵人居所。

因为过了桥,对面就是皇城,所以越临近洛水之南的宅院,就越显地位尊贵。

老朱家这间新宅园,本是前朝宗室夏王慕容麾的宅院,慕容麾早就病故,其子又是个不成器的,家业很快就败落了,于是发卖家宅,被李元徽使人买下,赐给朱德裕。

本来李元徽是想在紧邻洛水的洛滨、尚善、积善、旌善四坊给老朱寻一处新宅,但实在是没有合适的。

这四坊住的全都是前朝重臣和鲜卑勋贵,以及世家大族。

且都是现在还有巨大影响力的,甚至有的就是他现在的部属。

如独孤氏、穆氏、陆氏、段氏,以及渤海高、荥阳郑、范阳卢,以及前朝高阳郡王府,魏王府,齐王府,虽然如今全都降爵了,但一个个全都跟李元徽关系匪浅。

其中高阳郡王府的慕容无忌,那是李元徽在长安的代言人,魏王府,那是李源的姑母家,齐王府,前朝齐王慕容据虽然早就病逝了,其子嗣齐王慕容思爵位已经降到了莒国公。

但李元徽也是把慕容据当半个老师,又有齐王妃慕容佳音的面子在,因此慕容思也被任命为散骑常侍这种清贵官职,娶的还是李唐的宗室女,而其弟慕容兆则被同样征召,作为李元徽的亲卫侍从。

如今莒国公府因为这份香火情和齐王妃的关系,实际上在大唐也过的相当不错,甚至比起前朝需要谨小慎微的日子,要舒心多了。

所以临河四坊的宅院,即便是李元徽也不好随意去动,正好赶上慕容麾的儿子是個败家子,李元徽就直接使钱买了,本来慕容麾这种破落户倒也不用太在意,但慕容麾的儿子,按照辈分来说还得叫他一声姑父,李元徽也不想把事情做的太难看,因此命人在城北另寻了一处宅院安身,又给他补足了差价。

以如今他的身份地位,还能把事情做的这么体面,倒是让城中的一众前朝老人称颂。

同时也更为放心了,这说明现在齐王是个讲道理的。

有兵有将还能跟你讲道理,这样的人其实不多。

朱家人口比较简单,有老朱和夫人郭氏,长子朱文懿七岁,次子朱文武四岁,投奔过来的姐姐姐夫一家,李贞和朱佛女,外甥李保,以及已故兄长家的儿子,也就是老朱的侄子朱文正。

外甥李保十六,和侄子朱文正十七,年岁都不小了,前不久齐王府征召勋贵、武将子弟作为侍从,老朱也就让外甥和侄子都去了。

长子朱文懿还被选了当齐王府的两位小郎君,临淄郡王和济北郡王的伴读。

如今整天随齐王左右,将来自然是不用担心前程。

站在宅院里的老朱,看着家里仆从将大包小包的东西往新家里搬,嘴裂的跟吃了蜜糖一样。

“妹子,看看咱这新家,不愧以前是王府啊,真是气派”

后面的郭夫人牵着两个儿子,笑道:“你这还真是乡下土财主进了城”

老朱闻言也不气,反而是嘿嘿的笑了起来:“这日子越来越好,自然是高兴,咱以前从来也没想过,还能进皇宫里吃席,还能住这么大宅院”

姐夫李贞和姐姐朱佛女跟在后面也进了宅院,看着美如画的廊桥假山,和气派的亭台房屋,也是连连的感慨。

这一家子还在感慨庭院深深,老朱的同僚兄弟就陆续都到了。

吴良、唐云、汤颌、胡阔海、周德兴、徐乾德等一个庄的兄弟全都过来了,一个个也不闲着,全都帮着搬家。

汤颌还道:“这好的宅院,咱啥时候也能住上。”

老朱笑道:“哈哈哈,你也不用羡慕咱,等到你啥时候立了大功,到时候大王肯定能赏给你大宅院”

“哈哈哈,我这还是来晚了啊,朱大哥,莫怪莫怪啊”

说着的功夫,常雁衡、王弼等淮南老乡也到了。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