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01章 吊唁(2 / 2)

“属下以为,李司马所言持重,东魏虽然五次北伐都没有建功,但观他们战力却并非可以小瞧的,若是我们南下攻魏,很可能会跟东魏征讨濡须一样,属下以为,当效仿魏灭吴之战,以泰山压顶之势,一击毙命,不可拖延日久。”

李青莲和朱德裕都这么说,这就让众将求战的心冷了一半。

李青莲不用说了,齐王的心腹谋士,还多次担任护军,跟江淮诸将也是熟悉的很,谁都清楚这位先生那是有真材实料的,每次献计几乎没有不中的,凡是预判,也几乎都发生了。

至于朱德裕,那是江淮系军中的大佬,代表人物。战功赫赫,又是齐王的旧友和心腹。

说话的分量,在江淮系之中那也是非常的有分量。

不过最后一锤定音的,却是洛阳鲜卑豪族出身的独孤颍。

“大王,末将以为,此时伐魏并非良机,若战事一旦拖延旧了,北燕趁虚而入,则中原恐怕就不是我们能够据守了。”

李元徽长出了一口气,他现在已经基本上完全放弃了攻打东魏的想法。

不过心里还是存着一丝念想,于是开口道:“征伐东魏之事暂且搁置,我大唐也是上邦大国,领国有丧,自当派遣使者吊唁,况且我新纳曹氏之女,于这东魏也算是有些亲戚.”

众人一听,也知道李元徽的想法,这是还不死心啊。

不过对李元徽这样想法,他们还是很认可的。派遣使者去江东吊唁一番,也算是能够了解一些虚实,能够跟江淮安插在江东的细作所得出的情报相互印证一下。

如果真有机会,江东发生动乱,那么趁机伐魏自然也可以。

于是,李元徽亲笔给东魏皇帝写了一封信,信中称赞老对手曹元静乃是一世英雄,有汉昭烈之风。

这个评价其实也是带点骂人的意思,不过骂的不是曹元静而是曹炎。

因为汉昭烈帝的儿子可是大名鼎鼎的阿斗啊。

但是人家能评价你爹是刘备,那就是相当给面子了。即便是大魏统一天下,但蜀汉政权所变出的精神气概,还是为人赞颂。

甚至在大魏来说,你贬低昭烈帝,那就是贬低你祖宗魏武。

曹刘多数时候都是要放在一起相提并论的,那是跟你祖上打了一辈子仗的对手。

而这其实也并非是李元徽第一次给东魏方面写信,上次东魏已故司空、录尚书事、琅琊郡公谥号“忠武”的张弘平病逝的时候,李元徽也写了信,盛赞他是“诸葛武侯”。

这就是一边夸人,一边恶心对面。

因为蜀汉最后,二世就亡了啊。即便有非常难得的精神气概,但还是一个偏安割据政权。

李元徽这意思也很明白,我承认,你们挺厉害,能割据一方,但最后结果都是一样的,你们也改变不了什么大势,就跟蜀汉一样。

这封书信,由李元徽的表弟窦识作为使节,前往江东,送到了建邺。

建邺皇城,殿中,曹炎看着信件,连声感叹不已,“先皇在世之时,常言若无李齐王当江淮之道,则大魏复国可计矣,今日见李齐王手书,原来李齐王也把先皇当作是英雄啊。”

窦识道:“我家大王曾说过,曹公为帝室之后,虽操贩盐之业,却怀雄心大志,这等人物若得其时,当为汉光武,再造山河,若不得时,也可为汉昭烈.”

曹炎闻言,流泪不止道:“知先皇者,齐王也。”

(本章完)

1秒记住114中文:www.。手机版阅读网址:.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