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384.第384章 玉米地里的欢笑(1 / 2)

花了整整三天时间终于把麦子都收割完了,剩下的就是晾晒、碾场和扬场了,到第四天就要转战玉米地了,王向东不好意思再偷懒了,他也准备跟着大家伙一起去收割玉米。

“王队长,你还是去抓鱼吧,这一百多亩玉米地咱们近两百号人一天时间就能干完,这比割麦子轻松多了。”张正奎拦住他,大家伙也都劝上了,干活不差他一个,想吃鱼肉却离不开他呀。

“今天咱们换个口味,我发现玉米地里有不少洞穴,里头可是有野兔的,咱们去抓野兔吃。”王向东却回答道。

他来的头一个晚上就没睡好觉,劳累一天的队员们一爬上通铺就倒头大睡,呼噜声此起彼伏,隔壁的两间客房也配合着来个三重奏,忍无可忍那就不必忍了,他赶紧跑到对面的会议室躺长椅上睡,跟他过来的还有几个睡眠浅的人。

然后他在夜里无聊时就查看了一下周边的田地,居然在北边的玉米地里发现了几十个红点,放大一看,地下还有野兔啊,这边都是平原,没有其他的野物,那就拿野兔下饭了。

“东哥是猎人,他抓野兔老有经验了,这下会有兔肉吃啦,哈哈。”张铁锤等人开心的喊道。

“狡兔三窟,野兔哪那么容易抓呀,要是有的话还能轮到咱们,村长,你们以前没下套抓吗?”几个战士不相信了。

“难抓呀,那玩意都是夜里出来的,我们哪有精力去守,更别提钻玉米地了,找洞找路下套可不简单,运气好的话还能偶尔逮住一两只,这活没人愿意干,对呀,砍掉玉米秆后倒是可以去试试,王队长,还得看你的啊。”张正奎想了想后觉得可行,鱼肉吃了三天,换个口味也不错,就是看能抓到多少了。

“东哥,鞭炮准备了吗?”刘大壮问道。

“鞭炮?你们想用鞭炮把野兔炸出来?这倒是个好想法,值得一试。”

“对,就是用鞭炮炸,昨天去镇上买了几串,等会儿你们几个过来帮忙啊。”王向东点头了,这下这几个孩子更开心了,干活顽耍两不误。

跟随着大部队来到玉米地,望着一垄垄比人还高的密密麻麻的玉米秆,想要进去找野兔洞口还真不容易,那就先干活吧。

说到玉米,还是得先科普一下,玉米原产中美洲地区,传到咱们种花家却是直到十六世纪明朝的嘉靖年间。

咱们第一次对玉米有了直观的描述也是在明朝嘉靖三十九年的《平凉府志》中有记载:“番麦,一曰西天麦,苗叶如薥秫而肥短,末有穗如稻而非实。”

这里提到的番麦,指的就是当时的玉米,还别称叫做“西天麦”,玉米在明朝万历年间就已经深受广大老百姓的喜爱,于是开始了大面积种植。

那个时期的人们已经发现了玉米这种粮食与水稻不同,不仅是从形状上,也发现了玉米这种谷物的营养丰富,所以从明朝后期开始,玉米已经成了老百姓主要的粮食作物,在闹饥荒的年代,玉米就成了维持人们生存的重要食物来源。

玉米可以一年两熟,每次收获的产量又异于别的谷物,因此得到了大面积广泛的普及种植,品种也在不断的改良优化。

而且种植玉米还有一个好处,在别的作物青黄不接的时候,而饥荒闹得又太厉害,玉米可以在还没成熟的时候将它采摘下来食用,帮助人们度过饥荒。

这几年棒子面几乎就成了北方人们的主食了,几乎村村都种玉米,而且玉米秸秆也是有用的,既可以做饲料,也可以返田做肥料,还能作为造纸的原料。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