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13章 有喜(1 / 2)

洪武二十八年就这么过去了,这一年对于朱允熥来说也确实发生了不少事情。

个人的事情暂且不说,单纯就国政方面来说,基本上是平稳的,很多的事情也都是在他的一些预期方向发展。

朱允熥觉得成亲之后的生活好像变化不大,因为他现在需要忙的事情依然不少,朝政的事情牵扯着他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

可是要说一点变化都没有也不现实,徐妙锦的存在让他不用多操心宫里的事情,她可以打理的非常不错。

哪怕一开始有些束手束脚或者有些不太熟悉,但是慢慢的就快速的上手,可以让朱允熥更加的轻松。

家里有个女主人,确实比起只有两个男子汉的时候要有生活气息太多,一些小事也根本轮不到朱允熥去操心了。

“殿下,明天就该是继祖满月了。”看到朱允熥回来,徐妙锦笑着说道,“此前虽送了贺礼,只是殿下不亲自过去一趟也有些说不过去。”

“是该去一趟,要不然实在不像话。”朱允熥就笑着问道,“我那表弟长的可好看?”

徐妙锦斟酌一下才说道,“继祖出生之时臣妾倒是见到了,只是出生的孩儿都邹邹巴巴不算好看,徐钦出生那会儿更丑。”

这也是家里有女主人的好处,常继祖是在正月初出生,朱允熥那时候比较忙也就没亲自过去,是徐妙锦代为出面。

“允熥这孩子自诩懂得天下事,好多常事都不了解。”老朱背着手,摇头叹息说道,“这刚出生的孩儿都不好看,过两月就白白胖胖了。”

朱允熥也不反驳,不过还是问道,“未来的开国公都出生了,祖父真的是一点表示都没有?”

“没有,一点都没有!”老朱干净利落的说道,“你送了不少贺礼,其他人也送了,用不着咱再送了。”

这好像也没什么问题,朱允熥已经送了不少贺礼了,理论上来说自然也就足够了。而且常继祖出生的当天,徐妙锦这个太孙妃就亲自登门,一连好几天都去探望,这个面子也是非常足。

朱允熥也不勉强,笑着说道,“那信国公家的爵位怎么办?还是再等等?”

老朱沉默片刻说道,“现在好多勋贵人家的都是在等着承继爵位,汤家的再等等。等你和妙锦有了孩子,再酌情准予继承。”

汤和的情况有些特殊,老朱是比较在意他那个老弟兄,也没打算在汤家继承爵位的事情上多为难。

不过其他的勋贵就难说了,虽然有些爵位还是世袭罔替,但是迟迟就是朝廷不允许继承,那就让那些世子爷们着急上火了。

想想看汤和的五个儿子三个没了,好在长孙汤昱也算是在朱允熥跟前效力过一段时间,也是不少人眼里的太孙心腹。

所以对于汤昱能够继承爵位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好意外的,信国公汤和和皇帝的关系太亲近了。再加上太孙对汤家也算照顾,自然也就一切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看到徐妙锦想要离开,老朱自然也是更加的满意了,这个孙媳非常的有眼力、非常的机伶。

一开始对宫里的事情不愿意伸手,看着也就是只打算接管东宫的事情。是老朱和朱允熥一再要求,徐妙锦才开始接手一些宫里的事情。

但是所接手的内容,都是老朱和朱允熥交代的,没有提及的事情根本不会主动去做。而且只要老朱和朱允熥谈起一些政事,她就会主动的离开,从不言语不说,也不好奇。

有人觉得这样可能是不够‘贤内助’,但是在老朱眼里,这就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后宫不得干政啊,半点苗头都不能有!

不过这一次情况特殊,老朱就说道,“妙锦,你坐着听一下。朝堂之事你不可掺和,只是有些事情你该心里有数。”

看到徐妙锦看向朱允熥征求意见,老朱自然是更加开心了,这才是他希望看到孙媳的样子。

“今年我安排些勋贵世子去剿匪,好好的中原腹地成了匪盗聚集之地,实在不像话。”朱允熥就说道,“这些勋贵世子要是表现的不好,爵位就再等等。”

此前就有奏报泰安州又匪盗,那里东接泰山,西接五道岭,绵亘深邃,逃亡者多聚其间,经常出山劫掠。

“这一富贵了,好些人就忘了本。”老朱就对朱允熥说道,“文官贪腐、勋贵猖獗,你该整治就要整治。前些年咱杀的人多,吏治倒是要好了点,现在就该继续严一些!”

对此朱允熥也不反对,老朱杀贪官的手段看着是让人心惊,可是如果不整治吏治,更多的百姓会遭殃,对朝廷的损失也更大,所以也没什么好仁慈的。

最多也就是朱允熥不会株连太多,但是该出手的时候绝对要出手,对那些贪官污吏也没什么好同情了。

老朱看着徐妙锦,认真说道,“你是天德的闺女,也该知道些事情。这些年咱不许勋贵轻易继承爵位,非大功不封爵。到时候势必有人来求情,到时候你万万不可帮着说情。”

徐妙锦就赶紧回答说道,“皇祖父放心,孙臣心里有些分寸。若是其他事情还好,朝廷大事孙臣万万不敢多嘴。”

“你们祖母在的时候,那会儿一些勋贵知道在咱这求情没用,就想着法子的去求你们祖母,她心善。”老朱就说道,“要咱说啊,当初就不该听她的,以至于现在爵位太多!”

这马后炮说的很理直气壮,只不过朱允熥和徐妙锦默契的装聋作哑,这个话题他们可不敢参与,哪怕是附和都不行。

不过老朱在控制、削减爵位的事情,这也算得上有目共睹了,这一点都不需要觉得意外,这些年只有废黜的爵位,没有什么新增的爵位。

梅殷有些功劳,也有出身,但是身上没有爵位。有些开国公侯没了,他们的儿子眼巴巴的盼着,但是朝廷就是不准封爵,还在不断提高承继爵位的要求。

不只是老朱的态度如此,朱允熥在这件事情上和老朱保持着高度的步调一致,也不会轻易的封爵。

常森就没有爵位,只有朱允熥在不断的画大饼,而且他很有可能也会继续画下去。

做这些事情也可以说一点心理障碍都没有,朱允熥没打算大肆的诛杀功臣,可是他会严格的控制爵位的数量,免得勋贵集团的势力膨胀。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