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04章 朱元璋:什么?后代尽是奇葩?!(1 / 2)

【唐文宗李昂这一年也只有十八岁,比他哥哥敬宗李湛只小四个月。】

【加之其父兄的所作所为都令人十分失望,因此唐文宗刚上台的时候,大臣们并不看好他。】

【但刚刚继位的文宗表现却令人眼前一亮。】

……

天幕上。

年轻的皇帝高坐龙座,面上强压平静。

殿下群臣肃穆而立,一言不发。

站立在皇帝身旁的宦官大声念着旨意。

“按元和旧例,五坊鹰犬,一律放出。”

“度支、盐铁、户部、州府每年朝贡,一律以兴元旧例定额供给,不得增加。”

“禁内廷诸司所辖宦官增加衣粮。”

“每逢单日,文武百官皆上朝议事!”

此言一出!群臣俱都惊愕目视上首。

……

【公元826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放无职事宫女三千人,裁宫廷教坊乐工、翰林伎师、苑总监术士等吃闲饭的一千二百多人,停止各司新加的衣粮。】

【御马坊、球场及近年另外存的钱谷所占用的田地,完全归之于有司。】

【先前穆宗、敬宗时期宣布上贡求取的的刺绣、雕镂器物以及金筐宝饰的床榻,全部停止。】

【敬宗时代,每月不过上朝一两次,文宗恢复旧制,每当单日必定上朝,在朝会上与群臣讨论政务也非常认真,有时甚至因过于投入而忘了退朝的时间。】

……

大汉。

“刘邦,你觉得这小娃娃能不能扫除大唐的弊端?”

打了个大大的哈欠,刘邦挠了挠大腿百无聊赖道:

“观此种种,只能说他足以称得上是一个好人,但能否成为一个好皇帝……难说。”

“还是那句话,大唐此时缺的不是好人、好皇帝。”

“缺的是有决断力,有那种不顾一切、一往无前决心的皇帝。”

吕雉娥眉一蹙,略有不同意见。

“禁内廷诸司所辖宦官增加衣粮,这不是要明摆着要对宦官出手?”

“这难道还不算有决心?那都是执掌生杀大权的宦官了。”

刘邦看了她一眼。

这么激动干嘛?还没放弃让刘盈当太子?

这人怎么这么倔强呢?

“说,谁都会。”

“主要还是看如何做。”

“李昂的改革,正好怼在掌权宦官的利益上。”

“如此毫不掩饰的想法怎么不会让宦官人心浮动?”

“大权都在人家手里,他能做什么?”

“朕跟你打個赌,这人的种种措施必定接连受挫!”

吕雉看着满脸自信的刘邦,点点头正色道:

“好,你说的对。”

“我不赌。”

被噎了一下的刘邦无奈的白了她一眼。

“你学坏了你。”

吕雉立刻顶回去。

“跟你学的!”

“啧啧,朕就爱你这个劲儿!”

“呸!恶心。”

“嘿嘿,更爱了!”

“……”

……

【公元827年二月,改元太和。】

【大臣们废寝忘食,不计个人利益的为皇帝出谋献策。】

【文宗也和大臣们终日待在一起,商议军国大事,定下未来最重要的国策。】

【从朝廷用人到国库储藏、从各地灾情到水利兴修,无所不问。】

【从大政方针到具体措施,都详细与宰相大臣们讨论研究。】

【并且要求把各种节假日或者辍朝的时间尽量安排在双日,以便不影响单日的上朝。】

【同时文宗还下令铸造“谏院之印”,改变谏官进奏表章还要在其他部门请印以造成奏事泄密的状况。】

……

大唐·宪宗时期

李纯看着天幕眼前一亮。

“朕看李涵也不错,干脆直接立为皇太孙好了!”

郭氏皱着眉略有几分不满。

“他是恒儿的儿子……越过其父而当太孙……”

“于礼法不合吧?”

李纯眉头一竖,一掌拍在案几上,大声喝道:

“都什么时候了!”

“礼法岂是如此不便之物!”

“让他继位,把朕造就的大好局势毁之殆尽吗?!”

“此事就这么定了!”

“朕说的!”

……

【公元828年三月,唐文宗下诏制举,以贤良方正与直言极谏问策取士。】

【于是,各地推荐的举人纷纷到京都应试。】

【其中有一个叫刘蕡的举人,在试卷里直陈宦官专权于国于民不利。】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