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1 / 2)

【甘露政变后,唐文宗放弃了重振君威的打算,自此以后无心朝政大事。】

【而宦官们手握军权,傲视群雄,鄙视帝王。】

【朝中宰相虽然偶尔给皇帝撑腰,可大部分时间都在忙着搞政治斗争,为自己的利益奔波忙碌,谁也没有胆量和宦官开战。】

【公元840年正月初四,唐文宗李昂在大明宫太和殿内郁郁而终,享年三十二岁。】

【谥号“元圣昭献孝皇帝”,庙号“文宗”,安葬于章陵。】

……

{有志向,还勤俭,但没什么主意,发现不妙自己往后缩,牺牲同谋者保自己,难成大事。}

{不是,唐朝的宦官这么牛比的吗?前面那么没存在感,突然就这么牛比了?}

{宪、敬:没存在感?那我俩是吃饭噎死的?}

{其实唐朝建国之初后宫之中虽然也有宦官,但人数不多,规模也不大。}

{负责的也只是掖庭、宫闱等日常事宜,常设机构也不过只是“六局”和“内侍省”而已。}

{毕竟前代的宦官乱政已经给了唐初皇帝很多警示。}

……

大汉·灵帝时期

刘宏脸上略有几分不自然,看着殿内众臣尴尬道:

“这个前代……说的应该是南北朝对吧?”

“毕竟严格来讲,咱大汉不算他唐朝的前代……对吧?”

殿内众臣无声反驳。

自讨没趣的刘宏砸了砸嘴,继续看着天幕。

你们这帮人真没趣味!

……

{其实为了限制宦官们的权力,唐太宗就曾特意下旨规定宦官的职位不得超过四品,并且基本上不派宦官出使外地。}

{然而太宗时期抑制宦官之所以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除了因唐太宗本人的英明还和当时的背景有关。}

{贞观年间,唐朝基本上都处于和平稳定的状态之中,宦官们除了处理皇帝和后宫的日常琐事,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其他的用武之地。}

{但到了天宝时期,很显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安史之乱”爆发之时,唐玄宗用宦官监军,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中央对各地军队的控制。}

……

大唐·玄宗时期

“砰!”

一脚踹翻身边的案桌,李隆基指着天幕愤怒乱阿巴。

杨玉环眼巴巴的看向高力士。

高力士看了眼怒吼的李隆基又看了看一脸好奇的杨玉环,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低声道:

“娘娘,有些话…臣说不得。”

随即看了眼越来越生气的李隆基,冲着杨玉环告罪一声:

“娘娘,臣还有事,先告退一步。”

杨玉环略微有些不满,微微低头。

冲着怀里大如石瓮的木桃啃了一口,嘟囔道:

“高将军有什么要事啊?……你不在我都不知道三郎说什么……”

高力士看着那边发癫的李隆基,目光复杂道:

“臣……找盔甲……”

看着脚步匆匆的高力士,杨玉环一脸疑惑。

找盔甲做甚?

……

{唐玄宗此举虽然有利有弊,但考虑到当时的社会现实,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但在大战之后,这项措施本应该适时改进或给予废除,可玄宗之后的皇帝们基本上都没有慎重思考过这个问题。}

{晚唐时期的宦官问题之所以愈演愈烈,玄宗之后的皇帝难辞其咎。}

{尤其是在唐德宗贞元年间,宦官插手朝政的局面基本上确立了下来,而且一直延续到唐朝灭亡。}

……

大明·永乐时期

朱棣正躺着摇椅上安安静静的看着天幕,突然对身边的父子俩开口道:

“阉宦之人的地位虽然低微,但是和君主的生活十分贴近,常常陪伴在君王的左右。”

“所以这些人对皇帝说的话很容易被取信,如果口出谮言,对大明危害很大的。”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