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贾雨村退!退!退!(2 / 2)

“玉儿面前,你也不给我留点面子,这冯家大儿媳,原是哪家的?我倒是-->>对这冯家没甚么印象。”

贾琏赶紧回话:“这冯家以前在边关的,冯大人年初才到金陵赴任,他儿媳是韩将军家长女,说来也巧,还碰巧是我表姨妈,我以前竟是不知道,这么算起来,和玉儿还有些拐着弯儿的亲戚关系呢。”说完又把认亲的事儿再说一遍。

林如海渐渐松了眉头,听完肃然起敬:“韩家我知晓,六年前韩将军死守边城不退,领着三千守军守了十二天,最后鞑子调来援军,集齐五万大军强攻才破了城,韩将军自己和两个儿子都以身殉国,至死都在杀敌,原来还有一外嫁长女留了下来。”

贾琏算算时间,对未见过的韩家人更添几分敬佩,“冯家长孙正是年方六岁,听姨妈以前说,她成婚后也是依旧披挂上阵的,那时候想必身怀六甲方才未去,不想韩将军竟……”贾琏有些说不下去,这一家子实在悲壮,在冯府却没听姨妈提起过。

“是,韩家不分男女,均要习武,待本领初成,若是男子便直接参军,女子便化名做小兵,不求军功,只盼杀敌卫国,后来圣上还亲题了‘一世忠贞’的牌匾,如今韩家仅剩几位女眷,听说依旧在边关住着,战时上阵守城杀敌,闲时做活耕种,还时常救济些伤残的老部下,真乃一家子壮士。”

林如海又将韩家壮举娓娓道来,听得几人都是惊呼不断。

“……玉儿若是跟着韩家女儿学武,我再没有不同意的道理,玉儿,你若有幸真拜得她为师父,习武虽是必须,她家都是难得的品行高洁之人,更重要的是熏陶些德行出来。”林如海很认真地交待闺女。

“玉儿明白。”黛玉也站起身来一拱手,以示受教。

贾琏见说妥了这事,忙张罗着大家去花厅预备用膳,边走又边说,“其实不怕,薛家女儿有位名叫宝钗的,比咱们玉儿大六岁,据说生来也有些毛病在身上,我回来前和薛家老爷谈了个生意,她家也有意送宝钗练些内家功夫,只是比咱们玉儿少练些时间。”

贾敏接了话,语气有些疑惑:“薛家?是我那二婶的妹妹嫁过去的薛家吗?”

“正是呢,不想姑母倒还记得。”

“她家年年打发人来送节礼的,毕竟贾史王薛几家老亲,我嫁到林家,来往走动也是应有之义。”

“那她两个小姑娘倒是能做姐妹处处,有人和玉儿做伴也再好不过了……”

几人缓步慢行,叙着闲话,丫头正张罗着摆膳,贾琏看了看,有鸭子肉粥,枸杞芥兰炒木耳,炉焙鸡,煎豆腐,几碟冷盘,并一人一盏玫瑰露饮子。林家于饮食上讲究时令搭配,不时不食,教导贾琏说晚膳用的少,且清淡些更加养身。

没事,贾琏吃什么都很香,且碧桃会给他开小灶准备很多点心。要不是少年人代谢高,他又常骑马行走,估计这些日子早养出一身痴肥了。

饭罢,几人等茶间隙,贾琏便说起了贾雨村的事,他托词偶遇封氏,便将贾雨村受恩不报,授官后强买娇杏,冷眼见恩人落难的事一一道来。

林如海面色越听越冷,他也曾资助过许多贫寒学子,虽说本就不求回报,但换位处之,若是自己一朝落难,对方却青云直上,却还只做瞧不见,那他恐怕恨不得回到过去,把这忘恩负义之人赶出府才是!

“玉儿明天不必上学了,我下了值就去辞馆,怪我当初只见他有些才华,没有好好打听人品便冒冒然聘了进来,好在时日不长,只是启蒙课业,应当影响不大。”

“姑父,我打听了,这贾雨村是被革职的,原是因为被上司参了一本,理由是他‘生情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可以见得,这人怕是心胸并不豁达。”贾琏提醒道。*注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