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23. 023 克制的她。(1 / 2)

江玉媛回到宣宁侯府时,正巧遇到江羡。

瞧见她这时才回来,江羡皱眉道:“你中个暑竟病了这么多天?宫里的太医这般不顶用?”

相比起宝成公主,江羡对她更严厉些。

“不怪太医,是我自个儿没注意,不打搅堂叔。”江玉媛福一福身便要回屋。

“站住,”江羡道,“随我过来。”

见他表情颇为认真,江玉媛心头咯噔一声,慢慢跟上。

江羡走入府中的凉屋,将门关好。

“坐。”

江玉媛小心翼翼坐下。

江羡盯着这堂侄女看了看:“你为何推三阻四不肯嫁人?什么瞧不起……现在京城有谁会瞧不起你?看在你堂婶三分的面子,他们都不敢这么做。”

“可那楚家不就……”

“楚家是楚家!”江羡声音拔高了些,“哪家能跟太子妃的娘家比?何况,他们家不止是靠太子妃,你就非得拿楚家做例子?玉媛,你别再让你堂婶操心了,下回她无论选了谁,你都嫁了吧。”

自从宝成公主的兄长登极后,堂叔在家中的地位一落千丈,简直无时无刻不在讨好这妻子。

江玉媛心里明白,堂叔是不得已。

他跟自己的处境其实没什么差别,都在顺着宝成公主,无法按自己的意愿过日子。

那么或许……

一个念头冒出来,江玉媛轻声道:“堂叔,我若嫁个寻常人家还不如不嫁呢,一辈子都无甚意思,像我爹娘那般,指不定哪日就走了,连个水花都没有,谁会在意?不像太子妃,皇后娘娘,薨了举国哀悼,史书留名,一生没有白过。”

江羡目瞪口呆。

他委实没想到这堂侄女会有此等野心。

“可你怎么做太子妃,皇后?我刚才是说没有人家会瞧不起你,可皇家不同。”皇帝皇后再如何也不会要个无父无母的姑娘当儿媳,何况这太子妃的位置早已被人占了。

江玉媛感觉到他的松动,走过去跪下来道:“堂叔,我可以先当良娣,只要您能帮我……”良娣是太子妾室的一种称号,仅次于太子妃。

原来她已有此等念头才不愿嫁人。

倒是个对自己狠得下心的。

“可当良娣于你有什么好处?于我又有何好处?”江羡反对,“你堂婶也不会同意!”

上回他只是提议送两个伶人,宝成公主都不肯,别说让江玉媛去当良娣。

“堂叔,像我这等身世有时只能先舍弃,才有可能得到想要的,而真等到那日,我必不会忘了堂叔的恩情,”江玉媛跪行过去,拉住江羡的衣袖,“我们可以瞒着堂婶,不让堂婶发现我是自愿的便是。”

不是自愿那要如何做?江羡觉得挺难。

“你纵使当上良娣,又如何?你就不怕当一辈子的良娣?”

如果事先就有怕这个念头,那还能做成什么事情呢?她原本就在赌,只是没想到自己赌输了,但她还年轻,她还有得是时间。

像建兴帝,他之前只是一个藩王,可等了二十多年不还是当上天子了吗?人有时候,就只是缺少那么一点运气。

“堂叔,无论如何,我保证绝不会连累你,如果事发,我会自己承担!”

江羡摸着下巴沉思。

江玉媛若真能当上太子妃,以后就是皇后,她跟他有血脉亲情,对他自然有利,而江玉媛若一直是良娣,那苦也是她自己吃,对他并无坏处。

再退一步,假如计划不成,她当不成良娣,那也可以再嫁别人。

“好,我可以帮你。”

………………

文殊寺的夜晚十分清凉,屋内无需冰鉴,楚音汗都没有出,睡得极好。

不过山上鸟多,早上易醒,她便趁机去看看日出,再去欣赏下泉水,等到孩子们起来,同他们吃可口的素斋,再去给公爹请安。

有了此前的经验,建兴帝没敢把孙儿孙女单独留在身边,让楚音在一旁坐着,这样孩子们提问题时就由这长媳来应付,他便不用费这个脑筋了。

不多时,宝成公主也过来给兄长请安,同时献上一块冰玉。

“这玉是我的心头好,本是不舍得送给哥哥,可您案牍劳形,宵衣旰食,我实在于心不忍,就送您吧,您回京后戴在身上,会舒服许多。”

手掌般大的玉,几近透明,触感冰凉,建兴帝把玩了下道:“君子不夺人所好,你自个儿戴吧,我既是兄长哪有还夺妹妹心爱之物的道理?”

“不行,说送您就送您,不准不要!”宝成公主站起身便走,像个跟兄长撒娇的小妹妹。

建兴帝哈哈大笑。

陆景辰夫妇姗姗来迟。

“父皇为何笑得如此高兴?”陆景辰请安后好奇询问。

“你姑姑又送朕宝物,能不高兴?”建兴帝目光落在次子的脖颈上,“你这里怎么了,被毒虫子咬了?”好大一块红的,“要不要请太医看看?”

陆景辰连忙摇头:“不用,不用,是……撞到的,孩儿没注意。”

奇了怪了,还能撞到脖颈,建兴帝指指左侧的棋桌:“坐下,让朕看看你的棋艺可曾精进。”

能陪父亲对弈,陆景辰当然再高兴不过,立时眉开眼笑。

两个孩子就在旁边,见到陆景辰摆棋子,四只小手立刻伸上来。

陆珝问:“二叔,这是什么?”

“棋,”陆珍道,“娘也有。”

“哦,”陆珝抓了一把在手里,咯咯笑,“凉的。”

陆景辰去掰他小手:“珝儿乖,让皇祖父跟二叔对弈,不要闹。”

楚音见状忙过来抱孩子。

建兴帝道:“别带走,就让他们看着,这对弈也得从小就学嘛。”

楚音:“……”

棋桌比寻常的桌案要矮得多,两个孩子闹着抓棋可不是那么容易阻拦的,她将小豆跟七娘叫来,一人管着一个。

结果陆珝不干了,喊着“要棋嘛,要玩棋。”

在东宫的话,此时只要小豆来个杂耍立刻就能把儿子哄好,可在公爹的屋内那是不行的,楚音吩咐小豆抱他出去,她跟在后面。

路过靠窗的一张书案时,她目光掠过,突然呆了一呆。

案上摆着本书,《相台九经三》。

应该是公爹带来消磨时间的。

这是套孤本,后来又被毁于一场大火中。

不止是这一套,宫内藏书阁的书因那场火损毁了一半。

但说起来,起因却不复杂,只是一桩偷窃案。

有个叫龚槐的内侍利用自己的职务偷取库房宝物,因为一直没有被发现,越偷越多,后来他自己也害怕了,便打算用纵火来掩盖,到时库房被烧毁,自然无人知晓宝物被偷,谁想到,那日刮起了大风,把库房火势弄得极大,一路蔓延到距离不远的藏书阁。

公爹雷霆震怒,杀掉了与此有关的十数名内侍,可即便如此,也挽救不了那些珍贵的藏书了,而且库房,藏书楼被烧,重修又花费了好些银子,损失惨重。

这世她既然重生,怎么也得阻拦。

不过库房的事儿都归内侍管,她一时也找不到由头去干涉。

好在时间充裕,此事发生在十月,如今才六月底。

她一边琢磨着一边出了去。

小豆一到外面,就给小主子看飞丸,又表演了自个儿摸索出的鸟叫声,狗叫声,牛叫声,把陆珝逗得咯咯直笑,完全忘了棋子的事。

楚音见状便回屋了。

一进去就瞧见唐飞燕那张脸,她今儿挺奇怪,话少,表情也沉静,显然怀着心事。

想起昨日的事情,楚音瞄一眼她有些发肿的眼皮,暗道,莫非二人吵架了不成?陆景辰脖子上的伤该不会被是唐飞燕打的吧?

这不可能,太荒唐了……

准是她想歪。

耳边忽然听到建兴帝的声音:“阿音,你琴棋书画也都精通,你来同朕试试。”

陆景辰轻咳一声:“父皇,您这么快放弃就孩儿了?孩儿不过输了一把。”

“输这么快,你当朕傻?”建兴帝手指敲了下他脑袋,“叫你让着朕,朕不跟你玩!”

陆景辰笑道:“下一把孩儿不敢了。”

“没机会了,坐一边去!”建兴帝甚至轻轻踢了他一脚。

他们父子俩在一起就是这样的,更像普通的父子,可建兴帝跟陆景灼在一起时就很不同,总是没那么轻松,所以楚音那时才会忌惮陆景辰,催着丈夫去京城。

唐飞燕看到陆景辰过来,偷偷瞪了他一眼。

陆景辰也不理会她,只伸手揉脖子。

实则如楚音所想的,那伤真是唐飞燕打的,她想跟陆景辰在寺内行房,因她觉得这里跟晋王府不一样,说不定吸收了天地日月精华,能让她很快怀上孩子。

谁料陆景辰偏偏不肯,说不合规矩,说父皇都没有带妃嫔来避暑,他绝不能犯错,两个人纠缠时不小心打到了。

夫妻俩为此吵了一架,谁也不理谁。

可见丈夫那块伤挺严重,唐飞燕又有点内疚,犹豫一会问:“还疼啊?”

废话!

那一巴掌差点把他脖子打折。

他第一次发现唐飞燕爆发起来力气这么大,看来平时是收敛着的,不过幸好力气再大也没他大,不然他要被她压在床上强行行房。

“你别再打这个主意,我不会同意的,”他压低声音,“你这是入了魔障!”

“我就是想要个……”唐飞燕嘟囔道,“你知道的。”

陆景辰捏眉心:“回去再说。”

看来他是无论如何不肯的了,唐飞燕气得转过身,去观公爹跟楚音对弈。

楚音是跟兄长学得棋艺,经过十年磨炼,在建兴帝手下也是能挺过一段时间的,再加上她并没有让的心思,倒是叫建兴帝颇为尽兴,连下了三把。

当然,楚音都输掉了。

“父皇棋艺精深,儿媳甘拜下风。”

建兴帝一笑,招呼次子:“轮到你了,看你还让不让!”

父子俩一阵嘻嘻哈哈。

时间飞逝。

不知不觉楚音离开京城已有十日。

陆景灼坐在乾清宫,刚刚看完一半的奏疏。

砚台内墨汁快用尽。

东凌拿起紫砂砚滴往里面添水。

“殿下,您再看两封也该去坤宁宫了。”刚才姜皇后派人请太子过去一起用膳。

陆景灼唔一声。

首次监国,他自是谨慎从事,细心百倍,故而只是两封奏疏也花去不少时间,当然,不是说不能犯错,小错父亲不会怪责,得知后甚至会指点他如何改,但大错却是绝对不能容许的。

他自己也不能容许。

揉了揉肩膀,他站起身:“走吧。”

快要立秋了,昨夜下了一场大雨,今日已经清凉不少,但午时太阳当空,撵车内仍很闷热。

陆景灼靠在车壁上闭起眼。

听着马蹄敲击在青石路上发出“踏踏”声,感觉到阵阵热意,他忽然想起楚音。

如果她此时在车内,怕是又要紧紧贴着他了,而后时不时娇声喊他“殿下”,拉他衣袖。

不得不说,这十日,真的很清静。

白日清净,晚上也清净,仿佛回到了她那时尚在青州的时候。

不过,她快要回来了。

走入坤宁宫,他看见饭桌上摆着好些菜肴。

“母后,您莫非请了什么客人?”

“哪来的客人,都是给你补身的!”姜皇后拉着他坐下,“你父皇看个奏疏都没你看那么晚,你昨晚子时才回去,怎么吃得消?快,将补汤先喝了。”

满满一碗金色的汤,也不知是什么,但药味挺浓。

“把这个喝完我就吃不下别的了。”陆景灼把碗推开。

“也对,那你吃这甲鱼。”姜皇后给他夹了一块,心疼道,“你可不能累着啊,那些奏疏哪怕看不完也没事,不是还有官员嘛,你让他们替你分忧,你父皇也不是那么勤奋的,不然他哪来的时间……”睡那些妃嫔呢。

“孩儿第一次代替父皇,难免生疏,故而才多费点功夫,您别担心,孩儿年轻,不至于晚睡一会就累着。”

“说是这么说,你还是要注意身体。”姜皇后又给他夹一筷鳝鱼丝,“幸好再过五日你父亲就要回京了,你也能休息休息,”说着一笑,“我也能看到阿音跟珝儿,珍儿了,不知他们可曾长胖,长高……哎呀,那寺内只能吃素斋,该不会还瘦了吧?”

就十五日,不管长胖长瘦又能变多少呢?母亲也是多虑了。

陆景灼道:“母后,既然只剩五日,您就不必操心孩儿了,明日不要再等孩儿用膳。”

说得委婉,实则是让她别打搅他办事。

自己儿子什么性子,姜皇后当然清楚,叹口气道:“好吧,不过这些菜你要尽量多吃点。”

“……嗯。”

临近回京之日,陆景辰惦记着桃酥的事,一大早就下山去买了,楚音则在屋内画画。

前阵子她画了文殊寺内千年的银杏树,而后又画了铜钟,今日则在画灵泉。

宫女们已经在收拾衣物。

忍冬笑道:“想必太子殿下也很惦念太子妃您了。”

楚音的手一顿,笔尖颜料汁险些滴落,毁了快要完成的画。

有道是旁观者清,忍冬瞧着她撒娇了那么多天,难道看不出陆景灼的态度?

他怎么可能会惦念?

他还没喜欢上她,只将她当妻子罢了,并非心仪之人,当然,前世她也是一样的。

楚音继续画画。

就在这时,方丈派小沙弥送来十斤文殊茶叶。

小沙弥常来送茶,想必看出她喜欢喝,立时就禀告方丈了。

瞧瞧,这寺庙里的也都是人精。

不过她原就想要这茶叶,之前还打算买一些呢,便笑着让忍冬赏小沙弥五十两银子,这样也算买了。

“回头让婆母尝尝。”楚音心想,再给母亲,兄长送一份,他们肯定会喜欢。

次日,一众人踏上了回京的路。

到达城门时,太阳初升,万簇金羽似的霞光在云层中晕染开来,像女子双颊上涂抹的胭脂,色彩瑰丽。

楚音的心“咚咚”跳了起来。

莫名有点紧张。

陆珝,陆珍却是问:“是不是可以见到爹爹了?”

“我们先进宫给皇祖母请安,一会再见爹爹……记得到时跟爹爹说,你们想爹爹。”因为她带着两个孩子不方便,公爹之前叮嘱过,让她的马车直接入宫。

“好,我要告诉爹爹那个……泉。”

“还有菩萨。”

“还有水里的鱼。”

楚音笑着听,脑中却在想象等会见到陆景灼的情景。

不知他会是什么表情呢?

大概是没有表情。

如此猜测着,可仍急于想见一见。

文武百官前来迎天子回京,陆景灼站在最前方。

透过窗,楚音发现他的装束与她离开时一模一样。

神情也是,什么情绪都看不出,尤其是期盼的神情。

>>

他果真一点儿都不想她。

毫不意外。

楚音的手指在袖中动了动,好想出去捏他一下,但她现在是端庄的太子妃,不能冲动。

马车从陆景灼身边行过。

等到坤宁宫时,楚音下车,带着两个孩子入殿。

姜皇后笑容满面地迎上来:“阿音,你总算回来了,给我瞧瞧……”她啧啧两声,“文殊寺这块宝地养人呢,半个月不见倒又好看了几分,珝儿,珍儿也是!”

“皇祖母。”两孩子齐齐叫道,扑上去。

姜皇后蹲下身,揉小脸,细细看。

“倒是一点没瘦,看来这素斋挺可口,阿音你坐着吧,哪怕只有一日的路程,也是劳累的。”

楚音点点头坐下。

宫女上前奉茶。

她立时想起文殊茶叶:“方丈送了儿媳一些,别具特色,稍后给母后送来。”

“此茶只有文殊寺有吧?那是该尝尝……说起茶,我倒是第一次知道江姑娘甚会泡茶,小姑娘手挺巧的,就是中个暑竟吃了那么多药。”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