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04章 能比喻的科比才是好科比(1 / 2)

第504章能比喻的科比才是好科比

奇怪的是,当于飞赋予杜兰特在场上冒充科比的权利之后,他反而正常了很多。

或许是首节的低命中率让他心存忌惮,也可能是场下坐冷板凳的几分钟让他想清楚了,在他带领二阵的这段时间里,他打得像是教练组希望看到的模样。

抛开杜兰特在体系内受到的束缚不谈,杜兰特的硬实力已经足以支撑他在一支不上不下的球队里刷出一阵球星的数据。

马刺因为首节的成功防守而降低了对杜兰特的警惕,这是他们今晚犯的最大错误。

未能贯彻到底的防守强度让杜兰特进入了舒适区,他开始在自己习惯的领域里大发神威。

杜兰特一记持球左手晃动后的干拔跳投,随即又防守反击一条龙暴扣,最后用一记三分逼得马刺换回安德烈·伊戈达拉。

但分差已经来到16分。

波波维奇的应变比预计的慢了一点。

杜兰特已知伊戈达拉和自己的相性不符,因此,再次对上这个敌手,他的球商恢复了——这是他在第一节没有表现出来的特点——他主动用自己的进攻威胁来拉扯马刺的防守,就像一个卖艺不卖身的名妓,展示了身手,豪客伊戈达拉也被老鸨请了进来,但不可能得到他想要的那种接触。

杜兰特传球了。

难道今晚可以同时看到2019年的杜兰特和2022年半决赛打雄鹿的杜兰特吗?

如果说19杜兰特是公主病晚期的症状,那22杜兰特就是其个人英雄主义的巅峰。他有那么几个时刻接近了19伦纳德和18詹姆斯,但最终因为半英尺的差距错过了冲击“真正的戒指”的机会。

于飞相信杜兰特现在并没有那么复杂的处境。

他只是被一些外部因素刺激到了。

具体是什么呢?于飞怀疑是杜兰特落选最佳阵容的事。

就個人而言,于飞理解杜兰特的那种渴望表现更好的诉求。但是很遗憾,超音速队不是他的球队。超音速队已经有主,杜兰特注定只能坐配,他真正需要理解的是,阻碍他发挥的不是于飞,而是波什。

波什在泰伦·卢执教下成功放飞自我,找回明星球员的感觉,一方面是依靠他和持球大核相适配的球风,一方面是他对体系的积极融入,使他吞噬了属于杜兰特的空间。

地位从来都是通过竞争换来的,而杜兰特却觉得他和波什不存在竞争关系,之所以会发生这一切是因为于飞希望这些事情发生。

这是将于飞影响力无限放大的视野,侧面反映了外界的造神运动有多么成功。

连杜兰特都相信于飞可以做到这样的事情。

其实,于飞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想法。

持球大核体系的核心就是极简主义。需要15秒来完成的战术,只要大核+挡拆手两人就可以在五秒内完成。

剩下的三人呢?他们只需要为突发情况做好准备。

这种频频双人舞的打法,谁和大核的相性更好,谁就能打得舒服。

波什的经验,风格,让他在竞争中胜出。

而波什之所以能胜出,最关键的原因还是杜兰特不认为他需要和波什竞争。于飞第一,他第二,本该如此。

现在,他又以正确的打法独当一面,让卢指导发现杜兰特有更大的战术价值。

但是,如何让杜兰特的战术价值在于飞的体系下奏效呢?

卢指导询问了身边的助教,想知道如何在持球大核身边安插一个副攻手。

助教约翰·韦尔奇生动地回忆起了于飞的雄鹿时代。

“当时的弗莱比现在更需要球权,但他和雷·阿伦与凯文·马丁之间合作得非常愉快。”韦尔奇直接套公式,“也许我们可以借鉴一下。”

虽然有公式做题快,但卢指导感觉有些不太对,于是又向自己倚重的老助教蒂姆·格古里奇询问。

但这同样有问题。

格古里奇属于严重偏科的教练员,如果卢指导要和他谈论防守,他会表现得博古通今,但进攻?格古里奇认知里的进攻不包含持球大核,因此也无法给出相应的建议。

“如果你要问我如何限制弗莱,我可能会给你几个建议。”格古里奇笑道。

卢指导最后的希望是阿德里安·丹特利,这个沉默寡言的助教是卡尔请来担任球员发展教练的。

虽然大家都不知道让一位在打球时以自私著称的得分手来负责球员的未来发展究竟是出于什么心理,但现在,卢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

出乎卢意料的是,丹特利看起来没什么话,但如果谈到他喜欢的话题,他还是很健谈的。

卢问他:“阿德里安,你看好像当年的雷·阿伦一样成为弗莱的副攻手吗?”

然而,丹特利却严肃地摇头:“不可行。”

“为什么?”卢问道。

“雷·阿伦是标准的二号位,但不是标准的三号位。”丹特利直言道,“频频从三分线外发起进攻对他来说是极其低效的进攻方式,他太高了。乔治之前不是没有测试过,结果也失败了。”

卢无奈地问:“就没有任何办法吗?”

“没有。”丹特利说,“问题不在我们身上,问题在身上。按照我们最初的布置,弗莱现在就像当初的布兰登·罗伊,只是,无法扮演弗莱当时的角色。他的功能有局限性,他最擅长的事情就是单打,可是,没有什么比单打更影响体系的运转了。”

或许这就是久病成良医。

球员时代最喜欢单打的丹特利,也最了解单打对体系的破坏。

甚至,丹特利还能理解杜兰特对单打的渴望与迷恋。

丹特利给了卢一个他早已知晓的答案。

让卢意外的是,这个看起来没多少作用的丹特利,其实是个非常有见识的人。

毕竟,此人是上世纪80年代那批“除了得分我什么都不懂”的小前锋里得分稳定性最强的人。同时,他也是那些小前锋里走的最远的球员。他曾作为坏孩子军团的一员征战总决赛,可惜输给巅峰湖人,然后被活塞内部认为是团队的不安分因素。因为他沉迷单打,不喜欢运转球,还在伊赛亚·托马斯建立更衣室文化的时候作出了完全相反的选择1。

半场结束了,超音速优势明显。

马刺低估了杜兰特的临场调整能力。

但超音速对这个已经见怪不怪了。

说杜兰特是终极进攻机器是有原因的,得分对他来说太简单,除非对方能稳定的保持一整晚的压力,否则,他就算上半场超鬼,下半场还是能稳稳的把命中率打回来,到最后会发现他明明打得不怎么样,但效率看着还行。

这种强行矫正状态的能力,是天赋带来的。

他的投射搭配身高臂长和该身高下超高的人球协调性,造就了他稳定的得分能力。

除了杜兰特状态回升,于飞打出球迷司空见惯的半场三双——19分10篮板10助攻,得分篮板可以不论,半场10助攻就像是迎着马刺教练组扇过去的耳光。

他们的比赛计划就是封印于飞的队友,让于飞孤军奋战,结果于飞半场10助攻。

“我们让他们投进了太多三分。”

波波维奇如此总结上半场落后的原因。

而卢着重突出了于飞和杜兰特的表现。

由于上半场的优势很大,因此在下半场,超音速并不追求奔放的进攻。

卢对于飞说:“大飞,我们要稳稳拿下这场比赛!”

于是于飞继续做“阿杜请到了哪一年的科比上身”的测试。

于飞压着比赛节奏,然后把球给杜兰特。

第二节的好状态让杜兰特有信心单打。

而且,这个回合所剩下的时间已经组织不起有效的战术了。

这给了杜兰特放手去攻的底气。

对面的伊戈达拉心情复杂,明明自己在第一节可以拿捏的球员,为何第二节和第三节却大变样了?

杜兰特标志性的连续胯下变向后拉球强起投篮。

伊戈达拉没有失位,但杜兰特的出手点太高,这种球的准心只取决于他自己的手感。

杜兰特的投篮空心命中。

那一声清脆的篮球刷网声预示了今晚的结果。

于飞继续给他传球,但杜兰特并不是每个球都选择自己打。

这种有选择的单打是区分杜兰特状态的重要因素。

大量传球而缺少进攻的于飞迟迟没有得到20分,但他的助攻数却一路飙升。

直到第四节,他的数据统计甚至出现19分20助攻的情况。

然后,卢要求于飞去制造一个投篮犯规,最好两罚一中,不然今晚有很多人会睡不着觉。

于飞答应了,但没有完全答应。

他在下场前造成邓肯的防守犯规。

邓肯就像蒙受天大的冤屈一样对裁判摊手,而于飞走上罚球线两罚全中,留下并不协调的21分20助攻,被卢指导换下场去。

比赛至此进入垃圾时间。

超音速的领先优势最多达到24分,马刺无力回天。

比赛结束时,波波维奇仍然不知道他们做错了什么。

他们的确成功在第一节封印了杜兰特,但奇怪的是,就算没有杜兰特,于飞还是带飞了队友。

想要封印于飞的队友并不容易,或者说,要让对手的核心球员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必须用一种非常规的手段让对手的角色球员连空位投篮都失准。

可马刺队没有在今晚拿出那样的防守。

毕竟这是超音速队的主场,他们怀疑自己是否可以对钥匙球馆的主人使出超规格的身体对抗。

防守端的保守使马刺在实现第一步战略后就陷入了全面被动。

可是说到底,还是他们低估了于飞。

即使他们已经无限拔高了此人的能力,但最后却发现这个人的比赛影响力超越了他们最狂野的想象。

“他们得到的每一分都很放松。”波波维奇对记者说,“这种情况不会再发生了。”

卢指导却盛赞了马刺的防守。

他认为马刺的防守很强硬,只是超音速队的应变更好。为什么他们的应变那么好呢?他没说,但通常来说,比赛应变取决于教练组。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