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652章 东海十字路口(2 / 2)

孔明的眉头舒展了少许,但还不忘提醒道:

&;=&;&;&;“勿要说是谁的武侯祠,那是诸葛丞相……”

“俺知道俺知道,是大哥的昭烈庙嘛。”

于是刘备的眼神也斜了过来。

“行行行,是大哥的你的惠陵行了吧……”

于是……

“翼德别跑!”

“大哥你先把剑放下!不叫惠陵还不行吗?”

孔明与鲁肃目光撞到一起,几乎同时开口道:

“子敬莫怪,主公与翼德这是……”

“玄德公与三将军果然情比骨肉血亲……”

几乎同时住口,随后两人同时笑笑,重新埋首于各自面前的文字纸张。

无论是眼前的战局,还是之后治天下的谋划,皆需劳心劳力,对两人来说也早已习惯。

……

“夷洲岛……”

赵匡胤思索着这个名字。

宰相赵普向前一步,低声道:

“此前后世说过海路,并多次说过此岛,故而臣此前有去多加了解。”

“据流落于汴梁的吴越旧民所言,前唐元和年间,曾有状元号栖真子举族渡海避乱。”

“其族人称其澎湖岛,而根据方位所见,多半便是这夷洲岛。”

“吴越当国时,有海商在夷洲岛休憩,据说岛上便有那栖真子的后人,其所辟之地树有开元唐碑。”

听宰相这么一说,赵匡胤也记起来更多:

“元和之政,闻于颂声……彼时天宝之乱止息不过两代,也难怪追思开元时。”

赵普也点点头,实际上何止这個栖真子呢?

此前乱世时,撰文追忆开元之世的不知凡几。

“这大岛如今吴越海商皆称流求,吴越豪商此前也多有在流求筑休憩之所。”

听着宰相的说法,赵匡胤倒是有点奇怪:

“若如此说,此地很是重要,缘何朝会上从未有人奏疏于此地议防?”

赵普发现自己比划起来有点费力,于是干脆起身去拿过来内侍们此前所摹画出来的大宋周遭地图,指着道:

“吴越海商如今通商之路无非便北上与南下两条。”

“北上者,便是直趋山东辽东,此路只需从明州出港沿岸向北,此路人最多且无需过流求。”

“南下者便是入南洋,从明州出港南下至流求补给,由此一路向西过珠崖入哥罗富沙,于此地或继续向西去往印度,或停留于此与大食人接洽。”

“一路由夷洲岛南下,入巫国,或掠其人或谋其财,唐时所兴昆仑奴,大多来源于此。”

旁边也专注听着的赵光义插嘴道:

“这样行事,与海寇何异?”

赵宋官家皱眉,赵普神色不变摇摇头道:

“法师有所不知,贞观年间巫国遇大水,昆仑人大举北上入夷洲,欲据此地而与流求王室欢斯氏多有征伐,欢斯氏亦与隋军多有征战。”

“此地本就是征战之地,弱之肉,强之食,何来贼寇之言?”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