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4章 吃冰棍2(1 / 2)

这年头也不让做生意,老百姓挣钱难。

一般就把家里的鸡蛋攒着,平时根本舍不得吃,拿到供销社去换钱。

前两年年景不好,一个鸡蛋就能卖到一毛五分钱的高价,这两年便宜了不少,3个鸡蛋一毛钱,偶尔也有两个鸡蛋一毛钱的时候。

大队赶车的车把事杨老头就曾开玩笑说过,“我都快忘了鸡蛋是圆的还是方的了。”

一个劳动力,干一天不如一只老母鸡,可谓鸡屁股银行。

在农村,有人家的鸡要是被偷了,主人家能站在大街上连骂一个星期。

什么杀千刀的,短命鬼,生儿子没屁眼,断香火,祖宗十八代的,能一直骂,从早骂到晚,骂出花来。

要是给人家的母鸡惊到了,不下蛋了,那也是要赔偿的。

老母鸡,就是家里挣钱的主力军。

可惜,天冷了母鸡也不下蛋了,东北一年12个月,7个月都冷。ъìQυGΕtV.℃ǒΜ

农村还会把自家榨的豆油省着吃,省出来的偷偷卖给公社里的熟人,通常这种熟人都是亲戚或朋友,大多数人黑市是不敢去的。

家里每次做饭的时候就放黄豆粒那么点油,要不就用一块小纱布在锅底蹭一下,这就算放了油了,甚至很多人家就是水煮一下。

除此之外,老百姓还会把生产队发的一点细粮卖出去,换点钱。

再有大头就是卖猪肉了。

这年代没粮食,没饲料猪长的也不大,养一年才长个一百七八十斤左右,大多数人家会选择一头猪养两年,200多斤的时候再杀。

就这样还要上交一半到供销社,当然供销社也会给钱,比如市场价6毛一斤,可能会给到5毛多点。

剩下的一半帮忙杀猪的,邻里邻居,亲朋好友吃完饭就剩不了多少了。

剩下的肉有的家会留着自己吃,过年炒个菜,包个饺子,或者用盐腌上,能吃到开春。

想想吧,就这老百姓手里能有几个钱,还想吃冰棍?

做美梦呢!

是,山里有野鸡,野兔子这些,抓了也可以卖钱,最不济还能自家吃肉,可野鸡哪那么容易抓?

要是那么好抓,都去抓了。

老柳家之所以过的相对好点,是因为柳老头会木匠活,年轻的时候在外面做工攒了点。

再加上柳家老大柳满学在外当了二十来年兵,人也是个孝顺的,给寄养老费不说,还经常给邮些票。

柳满仓和李素芬两口子也能干,平时上工不偷懒都是满工分,农闲的时候上山下河,一刻也不停。

这才把老柳家的日子过成二河大队数一数二的好日子,比大队长家过的还好呢。

这两年因为柳思甜偷偷的补贴过的更好了。

柳思甜经常偷偷给猪,给鸡加餐,喂点空间河水,给点苞米豆吃。

去年的猪长到三百多斤呢!

名副其实的大肥猪,杀猪时好多人乡亲们来看呢!

大伙都羡慕坏了。

纷纷夸老柳家人能干,还有不少人来问猪是怎么养这么大的。

今年柳家养了两头猪,十只鸡呢!

现在好多地方规定养鸡数量,按照人口数来养,甚至有“养6只鸡是资本主义,不能超过五只”的说法。

他们大队就没那么严,二河大队属于林区,地本来就少,也没人来检查。

咳,以前听说也是有的,不过村里人在这方面比较团结,铁锹,锄头齐上阵,给打出去了。

社员们红着眼睛怒吼,我们大队地少,粮食少,还不让我们养鸡,是想饿死我们吗?

此话一出,杀伤力很大。

谁敢担饿死社员的名声哦。

再加上还有征粮那事,从那以后就再没人来检查了,穷山恶水出刁民,他们大队的人在有些人眼里就是“刁民”。

所以想养多少养多少,别太大张旗鼓就行。

虽然随便,可多人家也就养个三四只,因为没东西喂,鸡也要吃米糠的。

所以这个年代老百姓的生活真的很苦。

就老柳家在别人眼里顶顶好的日子,在柳思甜眼里还是苦的不能再苦了。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