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一章 顿悟(1 / 2)

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

孙长老回到了阔别八十年的家。

不知为何,一来到这里,他的眼泪就忍不住流下。

一瞬间,儿时的记忆全都回来了。

小时候,他经常和弟弟一起去河边摸鱼捞虾。

家里还喂养了一头水牛,闲暇之时,两人喜欢躺在牛的背上看夕阳。

下雪时,一家人挤在一起,抱团取暖,虽然日子过得清苦,却充满了欢声笑语。

直到有一天,一位老道士来到村子里招收徒弟。

正好他的天赋不错,从而踏上了修仙之路。

最初的几年,他还时常回家看一下。

渐渐地,他变了,变得无情,变得缺乏人情味。

更有一段时间认为,世俗中的家人是累赘。

三十岁之后,他再也没有回来过。

现在回想,原来这里才是最快乐的地方。

思绪万千,孙长老缓缓推开了大门。

映入眼前的是一间矮小的茅草屋,屋子虽然不大,但很温暖。

院子里还有一颗桃树,枝头上鼓起了一个个花苞。

“你是谁呀?”

这时,从屋内走来了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

女孩扎着两个马尾巴,穿着花布衣,很是可爱。

“这是?”

望着面前的小姑娘,孙长老有些不知所措。

“英子,家里来客人了吗?”

话音刚落,一位满头白发的老者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的来到院子中。

“你是?”

老人认真的端详,却始终没有一点印象。

“老夫问你,大宝还活着吗?”

孙长老一脸焦急的问。

“家父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过世了。”

老人露出悲伤的神情。

“什么?弟弟竟然先走一步了。”

孙长老听后,伤心不已,差点一个踉跄摔倒。

“你你难道是大猛叔叔?”

老人似乎想到了什么,迫不及待的问。

“不错,老夫就是孙大猛!”

孙长老擦了擦眼角的泪水。

其实,在来的时候,他就有预感了,毕竟自己一百一十岁了,要是弟弟还活着,也得一百多岁。

这在世俗中几乎不可能。

即便如此,在听到弟弟真的过世时,他的内心依旧不敢相信。

“英子,快跪下,拜见太爷爷!”

老人对着一旁的小女孩喝道。

“拜见太爷爷!”

“好孩子,快起来。”

孙长老轻轻将她扶起,脸上满是慈爱。

能够见到弟弟的后代,也算不虚此行。

“叔叔,快请到屋里坐。”

“好!”

随后三人来到了堂屋,屋内只有一张桌子以及四个小板凳。

老人倒了一碗水递了过去。

“叔叔,您是不知道,父亲临死时,还惦记着你呢!他总说,这辈子最遗憾的事,就是没能再见到你。”

“哎!我对不住他啊!”

孙长老深深的叹了口气,言语中很是后悔。

老人继续说道:“还有爷爷奶奶,他们也都非常的挂念你,还经常对我说,早知道分别,就不让你去修仙了。”

“都是我不好,没能陪在他们身边尽孝,原本我以为踏上修行之路,便能快乐逍遥,等到老了才发现,不过是过往云烟,黄粱一梦罢了。”

“太爷爷,您还走吗?”

小女孩眨了眨清澈的眸。

“暂时不走了,我想留下来好好看看村子。”

孙长老语重心长道。

“太好了,父亲他们九泉之下,要是得知,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老人的双眼有些红润。

“家里就你们两人吗?”

“回叔叔,英子的父母到城里打工去了,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来一趟。”

“那就好!”

翌日,孙长老在老人的陪同下,来到了父母的坟前。

老人很识趣的带着英子离开了。

“父亲,母亲,孩儿来看你们了。”

孙长老一边将周围的杂草除去,一边泪如泉涌。

往事历历在目,他多想回到曾经年少的自己,只可惜为时已晚。

打扫完毕,孙长老跪在二老的墓碑前,诉说着这些年的经历。

这一跪就是三天。

三日后,孙长老想为小山村做点什么,在得知村子没有学堂后。

他便拿出多年的积蓄,办了一个私塾,让孩子免费读书识字。

村民们得知后,无不对他感激涕零。

“太叔公,大事不好了,狗蛋上山打猎时,被老虎袭击,您快去看看吧!”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