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十七章 衣冠文明(1 / 2)

“那是国家本身出了问题,比如朝政,内乱频发,即便外族不取,也有揭竿而起,甚至臣子篡位。秦、汉、唐以来,莫不如此。”

二人一番交流,至此竟有一种惺惺相惜之感,一度忘了年龄、地位之差。

在赵二面前,即便是前任宰相赵普,也从未达到这种境界。

接下来,崇简说话更加随心所欲。

“当然,还有一种危险的行为,放弃武备,构陷武将,自废武功,硬生生把大好江山拱手送人。”

这正是赵二在干的事,将来赵小三会接着干下去,很有点不让异族染指中原花花世界誓不罢休的劲头。

阻止赵小三,就是阻止这种趋势的蔓延。

“小子,就不怕大宋江山同样二世而亡?”

赵二的思维又有回到原点的迹象。

“官家登基以来,已经做了一些防范,不过天下事往往过犹不及,晋王一旦继承大统,违背中华自古以来嫡长子继承制度,防范之心更甚,最后可能硬是把大宋搞成一个面团团的富家翁,谁都能来揉捏一番,甚至削两刀。”

这就是开挂的思维了,没有预知的能力很难想这么远。

不过他这话,倒让赵二听得进去,因为他并没有否定赵二上台后一系列维护家天下的小动作。

心想,这小子年纪不大,倒还懂得设身处地为人着想。

“你这是要朕走中庸之道啊。”

赵二不由感叹。

“对啊,治大国若烹小鲜,关键是拿捏火候,掌握平衡。”

崇简适时跟进。

“平衡?有意思。”

赵二玩味着这个词。

“况且晋王其人做事不择手段,急功近利,恐怕一旦登基,顾不得涵养天下,就会急着向契丹开战,企图以收回燕云十六州来向天下人证明自己的正统。”

这又是站在先知的角度看问题。

“你是说他不会老老实实等着朕的选择?”

赵二关注的重点不同,想起赵小三可是参加了陈桥兵变的家伙,也许老早就不甘心做个王爷。

崇简很想说这是必然,但此刻还是含蓄地沉默。

不是怕,是觉得这样效果更好。

“只要国家不自废武功,大位传承平稳,按照既定方针先南后北,收回燕云十六州自不待言,甚至有可能建立与前朝天可汗相媲美的功业。”

崇简另起话头,开始在人君面前画大饼,很有点反客为主的劲头。

“哦,说说看。”

赵二来了精神。

“以中原为基地,尽得西蜀之富庶,江南之繁华,依广州、明州(宁波)等地开海禁,尽得水陆贸易之利,而北地苦寒,国势势必一日不如一日。此长彼消之下,何事不可成?”

崇简进一步阐释。

“对啊,只要稳住就行。北地苦寒,必然多穷凶极恶之徒,只要不给那些人行险一搏的机会,自然会越来越好。一旦急功近利,必然误国误民。”

赵二想起自己建封桩库的苦心,可能被赵小三破坏,自然心里大不爽。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