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三十一章 军略大计(1 / 2)

刘宝之流,未必控制得住部队,一旦有缓急,禁军支持谁,还真不好说。

这个时候,在军中渊源颇深的石守信、高怀德先后表态站队,基本就消除了这方面的隐忧。

再加上曹彬,任谁想如五代乱世般,利用军队造反夺权,可以说根基都被铲除了。

石守信原本只是呆在天平军任上,自觉远离中枢,这次却回到京中,恰好碰见了这件大事。

所以说,有时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先皇尸骨未寒,尔等是想造反吗,还不赶快朝拜新君?!”

薛居正见状,趁热打铁,厉声呵斥。

他这一嗓子,把朝堂上所有人都镇住了,文武百官纷纷下拜,口称“拜见陛下”。

赵四和德昭也随大流行礼称贺,王仁赡见状不对,慌忙跟着行礼,彻底认怂了。

最后一个行礼的是赵小三,眼见大势已去,再怎么不甘,也只好这般了。

“众卿免礼。目下当务之急,一是为先皇发丧守灵,二是不可耽误重大朝政。众卿家,就请循着这两条,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德芳第一次主持朝堂,说话难免有些拘谨,但基本思路还是很清楚,抓得住重点。

“启奏陛下,臣有要事启奏。”曹彬出列道。

对新君,他用了非常正规的称呼,显示了一种态度。

“曹卿请讲。”德芳带着对老臣的尊重回应。

“目前攻伐北汉战事正酣,上月北路军已经进抵太原,目前正是攻城灭国的最后一战,但骤逢国丧,不知陛下觉得如何处置为宜。”

曹彬这一说,把众朝臣的心都吊起来了。

是啊,征伐北汉可是大事,还关涉背后的北方大国,一旦听说皇帝驾崩,前线军心动摇,那可是兵败如山倒啊。

如果那个北方大国趁势而动,搞不好真会动摇国本。

“曹卿是怎么想的?”

德芳没有赵二那样的判断力,也不可能像他老子那样直接表态,还好他没有慌乱,及时把问题抛回给曹彬。

宿将,大宋双子星之一,枢密使,当然在军国大事上有第一发言权。

崇简终于放下了悬吊着的心,对德芳的表现十分满意。

这小子,自己总把他当小孩看待,终于成熟了起来。

“臣以为,为防意外,可令大军撤回大宋境内,加强防备,防止北方异动。同时朝中派出大臣,到军中加强巡查安抚。”

曹彬这番话,话中有话,要防备的可不仅仅是外敌。

国中大变,既要防止外敌加以利用,又要防止内部别有用心之人兴风作浪。

前方撤下来的军队,那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还有威望素著的将帅,一旦有个行差踏错,那可不得了。

“臣附议。”枢密副使楚昭辅及时站出来为老大背书。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