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二十九章 底牌(1 / 2)

当然,态度要与实力相匹配,那才管用。

“官家在世时,确实在继位问题上犹移。为此,下官实实在在地给出了自己的意见,侥幸为官家接受,才有现在的局面。”

崇简见大家都等着自己的话,就直奔主题。

“至于我给官家的意见,可以转述给各位,我相信,既然官家能接受,各位为国为民的宰辅重臣,一样能接受。”

接着,崇简开启了演说模式,极力模仿后世成功演说家的如簧之舌,让自己的话尽量变得声情并茂,充满蛊惑,不,应当是充满说服力。

这是发挥后世特种兵特别训练能力的时候了。

当然,崇简只是想让大佬们听得更认真一些,丝毫没有要蛊惑他们的意思。

这可不同于上次对付孟厨子,蛊惑能奏一时之效,但却不能保证过后不反水。

得让他们真心接受认同才保险。

话就从这里开始吧——话说既然有一次得国不正了,那再来一次影响就恶劣了。

这话崇简说得隐晦,主要就是让大家明白,所谓兄终弟及换来的皇位就是不正,再搞什么金匮之盟都是枉然。

这样的恶果就是一方面进一步虚外守内防人造反,另一方面又急于通过文治武功来标榜正统。

既然收西蜀、下江南已在赵二手中完成,就只能向辽国发起攻击,企图从契丹手中夺回燕云十六州。

还有什么标榜正统的手段,比得上恢复汉唐疆域?

尽管两国对比各有千秋,但军事上辽强于宋是不争的事实,贸然采取行动,那是置大宋以及在座诸位于危险之中。

只有让正统接班人上位,才能延续赵二的政策,发挥封桩库的作用,做好两手准备,长远规划,最终毕其功于一役。

到那时,恢复汉唐风采自不待言,在场诸公作为从龙之臣,建功立业、青史留名也是易如反掌。

更有一事要提醒诸公,每一次非正常继位,接下来的都必然是一场明里暗里的大清洗,在场诸公谁敢保证能够幸免。

崇简这话,先讲大势,然后再触及个人的切身利益,自然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众人一阵唏嘘之余,还是由薛居正发话。

“虽然,为何继承大统者不是节度使大人,反而是防御使大人?”

节度使自然是指赵德昭,此时他正担任着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崇简一听这话却喜出望外,因为听话听音,薛居正这话,表明他已将赵小三排除在继承人范畴之外。

他也没有想到,说服他们这么容易。

转念一想,之所以如此,无非是触到了在场诸人的痛点。

在场诸大佬,除了曹彬起于行伍,基本是一色的文官,且追随赵二这些年来,在重文抑武的国策下,早已盘根错节,成为既得利益集团。

他们最怕的是什么?一是穷兵黩武,让武人集团膨胀,文官集团势力衰减,二是继位之人有自己的班底,将原来把持朝政的人清洗出场。

偏偏这两点赵小三看起来都将不可避免地会实施。

德芳继位,却没有这样的顾虑,因为他除了崇简,连像样的藩邸旧臣也没有一个,要想折腾也得看看自身实力。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