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十章 闭关突破(1 / 2)

姜家一处偏僻的小院子中,姜云昭独自盘坐在一个有些空旷的屋内,闭目凝神,正式开始了自己的这一次闭关。

姜云昭静思己身,先是回顾自己的练武生涯,梳理自己一身所学。

当初幼年时,姜云昭沉寂六年专练五形拳,凝练气血,夯实根基,十三岁开始学习形意拳和八卦掌,明形整劲,两年后明劲巅峰,又用两年融合形意战雄刀和八卦刀,自创“杀刀”刀法,突破暗劲后期。之后一年多的时间,炼劲入微迈入化劲,到了这个境界,劲力贯通全身,运转不拘泥,浑身皆可发力。在此期间,更是先后学了叶问的咏春拳、丁连山的鬼手和幽魂步、宫家六十四手柔劲等功夫,在生死搏杀中明悟劲力运转奥秘,用了近四年多的时间,数次生死边缘的徘徊,机缘巧合下终于踏入半步丹劲,而他也正是在那次机缘中,明白了丹劲的秘密。

国术武学的劲力奥秘,全源于气血筋骨,从形整开始,包括明劲、暗劲,都是将人体的筋骨气血不断强化凝练,从而激发独特的武学特性,也就是常说的劲力。

初练国术需要严格武学套路,强化筋骨,是为形整;形整大成,筋骨便胜,可以在配合武学招式时挥发劲力,这便是明劲,这一阶段周身发力全凭本身筋骨,故而劲力明显,同时这一阶段的筋骨和劲力又是相辅相成,两相促进,因此明劲巅峰便可达到“千金难买一声响”;之后劲力大成,筋骨强盛,转而便会刺激气血,激发气血涌动中的暗劲,这一阶段气血越是旺盛,便越容易实现大成,但若是不善于保养气血,终究会在练武中损伤根基,在体内留下诸多的暗伤,绝大多数江湖人没有调养气血的法门,在这一阶段强练气血,提升实力,却不知在亏损自我根基的基础上强行突破境界,无疑是在自寻死路,因此常有上了年纪的练武之人身体出现各种不适,无法再行出手,更有甚者会瘫痪在床。丁连山、宫羽田乃至是姜云昭的师父陈老道士,都是年轻时练武积蓄了一身的暗伤,好在之后有了五形拳和姜云昭的参茸造血丹调养,这才得以恢复,但终究年老血亏,损伤了根基,无法再突破更高的境界,陈老道士更是早早撒手而寰。

明劲和暗劲说白了便是筋骨和气血之力,化劲则是二者的转化,筋骨气血挥发的明劲暗劲遍及全身,达到劲力贯通,两种劲力不拘形式,可随心运转,这便是化劲,这一阶段终究还是停留在劲力的运用技巧上。

姜云昭在外出三年的拼杀中,多次遇险,在生死存亡之中难免爆发全力,筋骨气血无时无刻不在紧绷,周身气劲时刻转换,而正是这种契机之下,劲力凝练,反而找到了丹劲的门槛,也就是“化劲为一”,即无论是明劲还是暗劲,都凝练成一种劲力,随身而动,随意而行,筋骨之力既可以为明劲也可化为暗劲,气血之力同样如此,正如道士炼丹时的水火相济,龙虎交泰,到了这时候,两种劲力为一便是丹劲。

之所以一直没人能摸到这个阶段的门槛,便是因为长久以来的固有观念,即明劲出自筋骨,暗劲来源气血,二者难以转化,就算有人能想到两种劲力转化的奥秘,也不敢轻易去尝试这种找死的方法。毕竟几乎没有人有姜云昭的耐心,可以在练武之前花费六年时间不断凝练筋骨气血,更不会有他的财力和天资去专门配备相应的气血丹药,反而是大多数的人,在暗劲阶段损耗气血,一辈子蹉跎在此,就算机缘巧合到了化劲阶段,也是已经气血亏损,根基有伤,不会再有余力尝试突破丹劲之法。

姜云昭却不同,他一开始就有了五形拳打基础,整整六年时间,配合着专门研制的参茸造血丹,他的气血筋骨之强,几乎冠绝当代,因此才会在极短时间内入明劲、跨暗劲、破化劲,还没有对身体根基造成损伤,再加上几年的生死搏杀,便有了突破丹劲的契机。

自姜云昭跨入半步丹劲回归后,便明白了丹劲奥秘,却始终没有进行突破,便是想了却各种麻烦以后放松心神,之后再调整筋骨气血,全身心地开始自己的突破。

如果说当世谁最容易毫无损伤地突破,恐怕也就姜云昭一人而已!

如今姜云昭独坐静室,将以前所经历的每一次练武打斗之景一一回顾,之后周身放松,心神如空,缓缓起身开始将自己所会的武学一一施展出来,同时调动周身筋骨气血之力,以手足开始,一丝丝、一缕缕地开始磨炼两种劲力。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