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40章 面子上的事(1 / 2)

农历六月二十六,宜出行、嫁娶。

刘云花了整整三天时间,在县城找了三个算命先生,综合了他们的意见之后,总算选定了一个日子。

在她强烈要求之下,订婚的日期被选在了这一天。

其实对于周斌来说,哪一天都行,只要把事办了,对于其他方面他并没有过多的要求。

毕竟时代不一样了,他对于这些事情倒没有什么忌讳,并没有特意挑选日子的想法。ww

不过见刘云这么上心,他倒也没有打击她积极性的意思。

让他意外的是,本来他还以为周为民应该也不会太过在意这些所谓的老传统,没想到这次却反常的对刘云的做法表示了大力支持。

不仅如此,还亲自参与了进去。

就连这个日子都是他翻了一整天黄历,再结合算命先生的说法,最终确定下来的,而且是在刘云万分挑剔的情况下确定的。

不得不说,周为民和刘云对于周斌要订婚的事极其上心。

二十六号这天一大早,周斌家里就热闹了起来。

除了送礼需要跟着去的人员之外,左邻右舍也有不少人过来看热闹。

刘云实在是高兴,在决定送礼的第二天,就把这件事不经意间宣扬了出去。

老周家本身就是村里的焦点,再加上过年期间陈玲本身就住在这里,甚至还结交了一些小姐妹,知名度也很高。

再加上又是大家一直以来念叨的送礼这件事,自然引来了不少人过来围观。

“刘云,真是要恭喜你了,这一送礼,儿媳妇也半只脚就要踏进家门了,你马上就可以当婆婆了。”

“说起来还真是羡慕你,儿子有出息不说,又找了一个这么漂亮的媳妇儿,以后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谁说不是呢,咱们哪一个能有刘云这福气。”

“咱们这些人也只能羡慕一下了,谁让周斌这孩子实在是争气呢?”

“可不是嘛,这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关键还是得会生儿子,和周斌相比,我们家那小子就像是过来讨债的。”

其中有一个经常来周斌家串门的大婶,一脸的惆怅,显然触动了心事,“说起来我儿子和周斌年龄一样,甚至比他还要大一点,上学没有什么成绩,早早出去打工,能挣点钱也是好事,可是你们看看这一年年下来,半个子儿也没往家里带过。”

他这话一出,顿时引来不少人的共鸣。

在这个年代,农村除了少部分家庭对于孩子上学非常重视之外,大部分人并不是特别的看重。

尤其是在初中阶段,辍学的人非常多。

周斌初中三年,每年都有不少同学离开学校,基本上大部分都去了南方工厂里打工。

更不用说初三毕业没有考上高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如此。

就像前世的谢俊杰一样。

不过出去打工之后,能真正踏踏实实用心挣钱的还真没有几个年纪轻轻,一头非主流的打扮,一天天的不是在谈恋爱,就是在准备谈恋爱的路上。

女朋友或者男朋友换了一个又一个,钱没挣到多少,每年过年回来都是两袖清风。

在外面混了多年之后一事无成,年龄一到只能在周边村里相亲结婚。

开口说话的这个大婶,家里的儿子就是这样的情况。

说起来年龄和周斌差不多,两人是同一年的人,只是比周斌大几个月。

在周斌的印象中,初二上学期就辍学了。

因为是一个村的,而且家离的也不远,又从小一起长大,关系自然不错。

上初中之后,上学放学也都是一起。

不过,学习成绩上,两人算是两个极端,周斌一直都非常好,而对方就是个典型的学渣,用他的话说,一看书就头疼,一听老师讲课就犯困。

家长也知道他是什么德行,本来都已经放弃治疗了,就想着能混一个初中毕业也就知足了。

可是凡事就怕比较。

因为和周斌同一届,甚至初中二年级的时候还非常幸运的分在了同一班。

不过每次考试周斌都是前几名,而他恰恰相反总是倒数了几名,有了周斌的表现在前面放着,对方家长看他的成绩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他老子更是隔三差五棍棒伺候一顿,每次动手的时候还总拿周斌说事,一来二去,搞得他心里对周斌也慢慢有了意见,两人的关系这才渐渐疏远。

也不知道是不是家里的管教让他起了逆反心理,对学习越发不上心。

首发a:塔-读

不仅如此,初二第一个学期临近结束的时候,还因为参与打架闹出了不小的风波。

最终,家长实在是扭不过他,只能妥协,允许他辍学出去打工。

周斌记得非常清楚,从学校离开那天,他一个人扛着桌椅板凳,笑得非常灿烂。

从那之后,两人之间再无交集,也就是每年过年回家时才会见面。

此时距离他辍学离开已经五六年时间了,整个人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发型变了,穿衣打扮也非常的时髦,每年见面时都会非常热情的和周斌打招呼,还非常社会人的给他递烟。

而自从他辍学之后,好像是开了一个口子,周斌很多发小也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一个接一个的离开学校。

真正能坚持上学考上高中,甚至和周斌一样考上大学的寥寥无几。

最起码今天来家里看热闹的人中,没有一个人家的孩子能考上大学的,甚至连高中都没有。

此时听了大婶的话,个个心有戚戚感同身受。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你家小华还算是可以的,虽然没挣到多少钱,最起码也没向家里要钱,我们家那个才是真正过来讨债的,出去打工三年了,年年都需要家里给他贴补。”

说到这里,一脸的心酸,“唉!”

“眼看着年龄越来越大,这马上就要说媒了,到现在还没个正形,我的心里实在是发愁。”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