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两千一百二十八章 抑郁症(1 / 2)

“什么?回去了?!”梁平易就很恼火:“下午部里面的表彰大会,他不参加?这个小周,简直无组织无纪律。”

“他本来就不是组织内的人。”自己的孩子自己说可以,启老爷子对周至不辞而别的行为也很恼火,不过既然梁平易先说了,他就要帮着辩护:“不过也没耽误什么事儿,这不还是把《瘗鹤铭》和《真草千字文》的高清照片留下来了嘛……”

“你要的东西倒是留下来了。”王老爷子心里更是勒火:“可是那明四朝清三朝十二只杯儿,可也没看着,原主人的身份也还没闹清楚……”

“身份还是闹清楚了的,”启老爷子说道:“厉佛磬厉尔康嘛,其高祖厉鹗是清代着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代表人物;父亲厉良玉是晚清金石篆刻名家、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长兄厉绥之是中国近现代名医、浙江医科大学创始人;幼弟厉麟似是民国时期着名教育家和外交家。”

“他还是清政府选派留日陆军生出身,孙船芳,阎西山,唐冀尧、李列钧都是他的同学,回国后清廷皇家禁卫军正四品管带,跻身军政界,逐步担任要职。”

“1911年,他南下应同学金永炎之邀加入北伐军,在北伐军干部训练班任教官,训练士官。不久又回到浙江,继应浙江陆军学堂及江苏陆军将校讲习所之邀,任监督兼教官。”

“22年被授陆军少将军衔,23年率团赴岛国考察。30年被授陆军中将军衔。期间写成了《国防与物资》、《欧战后岛国之军事观》、《列强青少年之军事预备教育》、《青年军事训练敎程》并译着《毒瓦斯及毒烟》等军事专着。”

“他是民国时期岛国军事研究方面的顶尖专家。曾在26年就提前预测出了岛国将会对中国进行军事侵略,并为备战抗战积极建言献策。”

“在此期间他结识了陈厉夫,两人结义为兄弟,厉尔康是兄长。还培育了大量军事人才,是陈成等国军将领的老师。”

“他是中国国防理论的主要先驱人物。其着作和军事思想影响了蒋百里、俞大维和阎西山等一批军政界的有识之士。27年完成的《国防与物资》,是中国较早全面介绍和论述国防与各类重要物资资源军事战略关系的军事着作。比军事理论家蒋百里的《国防论》早十年。蒋百里读完《国防与物资》一书后大为赞叹,为该书作序推荐。其后在自己37年出版的《国防论》一书,直接引用了《国防与物资》钟很多思想和内容。”

“而关于抗日胜利的法宝‘持久战’,厉尔康早在1916年《论说吾人于欧战所得之用兵新法》和26年的《欧战后日本之军事观》一书中都有论述。”

“被誉为中国的‘兵工之父’,国民政府兵工署长俞大维在看到厉尔康的《国防与物资》一书后对该书进行了仔细的研读,对书中一些重要主张如国家在国防上所用军器物品必须独立,要独立必须先发展重工业,国防上的重工业,最重要的是钢铁、煤、石油,以及重视枪械的制造,化工原料的应用,物品规格的统一等观点,都大为推崇。”

“而厉尔康也亲自登门,对俞大维建议兵工署应该提早进行兵工方面的备战准备,并向振幅建议设置科学院,先行研究军用物资的发明和制造。”

“这些思想对俞大维起到了相当重要的指导作用,俞后来在抗日战争期间领导兵工企业,为中国军队提供了重要装备支撑,建成了一定规模的兵工生产和研发体系,其中也有厉尔康的功劳。”

“抗战期间,厉尔康曾任军事委员会委员兼办公厅主任、军事参议院院长等职。全程参与了抗日战争,为争取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可抗战胜利以后,却又坚决辞职,不肯与国府同流合污。”

“新中国成立后,厉尔康作为爱国民主人士受邀担任沪市政协委员、文史研究馆馆员。”

“你对这人怎么这么熟悉?”王老爷子有些好奇。

“不是我对他熟悉,是跟他的晚辈熟悉。”启老爷子笑道:“肘子打电话回来问,我就帮他了解了一下,余杭厉家嘛,他的晚辈中有干外交的厉声教、国家音乐学院院长厉声昌、儿科医学开拓者厉矞华、复旦教授厉声和,好些不也是咱们的熟人吗,一打听就了解到了。”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