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二十章 推销(上)(2 / 2)

“若是陈某跟你说这鱼肉是半年前做好的你还觉得味道一般吗?”

“怎么可能?半年前做好了,放到现在还不成了臭鱼干!”

“这就是我郑氏的本事,别说是半年,再过半年,这鱼肉只要不打开盖子他就依然口味不变。”

夏国相一下子就明白了陈永华想表达的是什么,一把抓住陈永华的袖子激动地问道:“这东西贵不贵?”

陈永华指着罐子说道:“这一罐子的鱼肉差不多叁斤左右,售价叁十文,比起猪牛羊肉和鸡鸭肉要便宜的多。”

“这个价格确实很公道,贵部能为我军能够提供多少罐?”

“夏兄!你也知道这东西需要用陶罐装载,沉重而又容易破碎,因此就算是我们之间的贸易全部展开也不会有多大的量。若是由我们运送,每罐还要加五文运费。”

“复莆兄!若是我军自己去运输,贵部能够提供多少?”

“若是贵部自己运输,只要贵部的运力足够我郑氏不限量供应。而且每罐还能便宜五文运费。”

“好!就这么说定了,来年夏某亲自到琼州向贵部订货!”

“夏兄订货不必到琼州,直接到安南我郑氏基地就行,这个基地专门负责与贵部和安南的交易。不过夏兄若是到琼州做客我们也非常的欢迎,正好夏兄也体验一番我郑氏治下的风土人情。”

“复莆兄放心,夏某一定会去叨扰一番的。”

介绍完鱼肉罐头,陈永华吩咐人生火烧水,很快小火炉上铁锅里的水就已经烧开。

陈永华从一个袋子里抓出一大把红薯干粉条放进开水锅里,将红薯粉条烫软,将粉条捞出来放进一个大碗里随便加了一些油盐酱醋搅拌起来。

这一切做完之后,陈永华又拿出一个陶罐拍开泥封说道:“这个罐子里的是真的酒,不过与夏兄平常喝高粱酒与米酒有一些区别。

刚才陈某制作的食材叫做粉条,请夏兄品鉴!”

夏国相对吃食没有在意,而是把眼睛盯住了陈永华刚才所放的盐上面,他指着那罐莺歌海出产的精盐问道:“这精盐就是贵部所产吗?”

“不错!确实是我郑氏的特产,琼州精盐!”

“这盐可能大量供应我军?”

“还是陈某刚才那句话,只要贵部有运力,要多少有多少!”

“这精盐的价钱怎么样?”

“若是贵部自己到我基地码头提货,一斤十文,由我郑氏送到云南每斤加一文运费。”

这个价格已经是经过郑氏上下核算后的结果,如今的满清控制区域粗盐零售价格基本上都在二十文以上。

这个价格明显是高于明朝时期的盐价,清初盐价高于明末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满清杀人心狠手辣,敢于偷逃赋税的盐商少了,官盐多了,私盐少了。

食盐成本低廉,尤其是晒盐法制作的食盐更是只有一点人工成本,盐价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流通和赋税。

对于华夏这样一个大的食盐市场一斤盐加一文税收,一年的盐税至少能多收百万两。正因为这是百姓最大宗的刚需需求,自古食盐都是官府专卖。

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捞钱,郑氏将比满清市场上质量更好的食盐价格定的更低一些,这就能够给贩卖者足够的利润空间。

“复莆兄!你确定贵部的精盐全部是这种白如雪,一点儿都不含沙子的精盐吗?”

“千真万确,订货的时候,夏兄完全可以去仓储基地亲自查验,若是有问题,不用夏兄说,我们自己就会将出现问题的食盐收回去。

夏兄还是先吃点我郑氏的特产,尝一尝我郑氏特产的美酒,说不定这两样美食美酒一样能带给你惊喜呢?”

夏国相也发现今天自己有些失态,实在是陈永华带来的这些商品都颠覆了自己的认知,无论是鱼肉罐头的耐储存性,还是精盐低廉的价格,都颠覆了夏国相的认知。

夏国相平复了一下心情,再次坐下拿起筷子夹起一根粉条放进嘴里,红薯粉条特有的滑爽软糯,让人立刻产生愉悦的感觉。

陈永华制作粉条的过程夏国相是亲眼目睹,根本就没有什么高明的烹饪方式,完全就是食材本身的香甜。

夏国相马上就意识到这是一种投放到市场上立刻就能传遍大街小巷的美食,就是不知道这样的美食价格上如何?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