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69章 青登晋升!秦津藩之主!【第3卷·终】(1 / 2)

使者离开了。

新选组诸将依然呆坐在原地,不言语,不动弹,像极了泥塑木雕。

礼堂内外被深海般的寂静所笼罩,落针可闻。

约莫10秒钟后,性格最跳脱的原田左之助产出了第一道声音:

“大津……橘先生成为大津的主人了?”

他的语气里充满了难以自抑的亢奋。

大津——就连最没文化、总以“笨蛋”形象示人的原田左之助都能了解大津地区的价值,那就更别说是其他人了。

近藤勇一拍大腿。

“好哇!真的是太好了!”

永仓新八神情激动地说:

“大津就在京都的隔壁,骑上快马的话,完全能在一日之内于两地间跑两、三趟来回。”

井上源三郎接过话头:

“如此一来,橘先生便能以大津为基地,进而更好地支援京都!使两地互为犄角,永保西疆的太平!”

总司呢喃:

“秦津藩……秦津……名字不错!”

藤堂平助轻蹙眉头:

“真奇怪啊……既然是以大津城为藩厅,藩名便理应为‘大津藩’。大树公竟然特地赐名……这实在是有违祖宗法制啊。”

一旁的木下舞应和道:

“这不正说明大树公对青登的宠爱吗?独享绝无仅有的特权。”

佐那子先是喜上眉梢,随后像是想起了什么事情,拉下了脸来。

“受封大津……这虽是好事,但这也意味着橘君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啊。大津是幕府的西部门户,乃直面西国大名的最前线。他日长州或别的西国大名若打过来了,我们便是首当其冲了。”

土方岁三耸了耸肩:

“怕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还怕他们不打过来呢!倘若无仗可打,那我们岂不是失去了建功立业的机会?”

新见锦幽幽道:

“我不太明白……虽说橘先生是大树公的心腹,多受点恩宠是应该的,但橘先生这回儿所受的宠爱……是不是太过了一点?橘先生所受封的土地可不是无足轻重的穷乡僻壤,而是那个大津啊!”

近藤勇咧了咧嘴:

“这种事情,管他的!”

放眼望去,一片热闹景象。

礼堂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大家都在踊跃地、积极地参与进讨论中来,传递着雀跃的情绪。

对于“青登受封大津”的这则喜讯,大伙儿都由衷地感到高兴、激昂。

哪怕是并不属于“试卫馆派”的芹泽鸭和新见锦,这时也不再紧绷着脸,双双露出了既像是欣慰,又像是敬佩的复杂神情。

饶是向来镇定的山南敬助,这时也瞠圆双目,不由自主地嘟囔:

“居然是大津……而且还是足足30万石的土地……这……这……”

山南敬助的震惊已经溢于言表。

此前,对于青登的受封地点,他作出了许多种设想——其中最具可能性的位置,他认为是甲斐。

青登前阵子才因“屏退英舰”的功绩而拥有了八王子千人同心的指挥权,现在再拿到甲斐的地盘,实在是合情合理。

可结果……他万万没有想到,德川家茂居然会将至关重要的大津交给青登!

大津是什么地方?

它不仅仅只是一块毗邻京都、山清水秀的福地!

日本虽是面积狭隘、山陵密布的弹丸小国,但它姑且也有着4块绝不能轻易舍弃的战略要地。

它们分别是关东地区、浓尾地区、大坂地区、以及包括京都在内的大津地区。

关东地区好比是中国的关中。

不仅有着广阔的平原(关东平原),而且还坐拥易守难攻的天险(被群山环绕)。

真可谓是“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实乃邦国之基。

八百年前的源濑朝,以及二百五十年前的德川家康,都是以关东地区为基本盘,一举荡平群雄,统一了日本,立不世之功。

浓尾地区——即美浓和尾张。

中国有“得荆州者得天下”的说法。

巧合的是,日本也有着类似的名言——得美浓者得天下。

换言之,浓尾地区就像是中国的荆楚大地。

浓尾恰好坐落于日本的正中心。

倘若举个形象的例子……日本国土就像是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浓尾就位于中间的细部。

划分东西日本的界限——关原——就在美浓。

不仅如此,该地还是日本的重要产粮区之一,明明面积不大,可产粮量却为惊人的113万石!

因此,若论“兵家必争之地”,浓尾若称“日本第二”,就没有别的地方敢称“日本第一”。

大坂地区——即以大坂为中心的大坂平原。

自奈良时代(710-784年)起,大坂便因临海位置而成为贸易港口。

自江户幕府建立以来,大坂就一直是全国经济中心、物流中心,乃经济活动最旺盛的都市。

大坂地区之于日本,便如江南地区之于中国。

至于大津地区……

直白来说,中原在中国有着什么样的地位,大津在日本就有什么样的地位!

首先,大津位处平原地带,物产丰盈,气候适宜,产粮量高。

其次,大津与京都是邻居。

就如永仓新八刚才所说的,骑上快马的话,完全能在一日之内于两地间跑2、3趟来回。

也就是说,拥有了大津,也就拥有了“一日之内,兵临京都城下”的军事能力。

此外,大津是至关重要的交通枢纽。

不论是从东日本往西日本,还是从西日本往东日本,都得通过大津。

“五街道”之一的东海道就势必经过大津,大津宿为东海道的倒数第二站。

不仅如此,大津还邻近琵琶湖。

作为天下名湖、日本第一大湖,每年慕名前来观赏的游客,多如过江之鲫。

哪怕只是经营旅游业,都能带来不菲的收入。

最后,大津是幕府的西部门户。

幕府的权威只辐射到东日本,对于西日本就只能望洋兴叹了。

对于幕府而言,西日本跟外国没什么两样。

萨摩、长州、土佐、肥前……这些难伺候的外样大名全都聚集在西日本。

而大津就恰好坐落于幕府的势力范围的最西端。

大津以东是幕府的控制区,以西则为西国大名们的地盘……也就是说,大津是幕府的西部边疆!

综上所述,一个大津=重要的产粮区物流枢纽交通枢纽旅游重地边疆重镇国都防区。

称大津为日本的“中原”,实在是不为过!

德川家茂将大津交给青登,就像是中国的某位皇帝将大半个中原交给一个非亲非故的功臣——如此一来,大致就能理解德川家茂的如此行为,究竟有多么震撼人心。

虽然江户幕府一向很舍得分地,二百多年来分封出了300多个大名,使得时下的日本政治版图细碎得像臊子,但是最重要的这4块战略要地,幕府始终牢牢地攥在手里。

关东地区是江户幕府的核心根据地。

浓尾地区是“御三家”之一的尾张德川家的领地。

大坂地区与大津地区皆为幕府直辖的天领。

幕府居然让出了“四大战略要地”的其中一块……这还是二百多年来的头一遭!

不夸张的说,德川家茂真的是将幕府的半只臂膀割给青登了!

这个时候,总司注意到了主座上的青登的异样。

只见青登并不似在场的其他人那般亢奋。

他眼望远方,若有所思。

“橘君,怎么了?为何那么严肃?成为了一城一地之主,而且还是坐拥30万领地的大大名,你不感到高兴吗?”

总司的这一席话,顿时使得在场众人的视线都集中到了青登身上。

青登愣了一愣,而后笑了笑:

“我当然高兴了。”

“我刚才只是……在感慨而已。”

说到这,青登如释重负般长出一口气,神态变得意味深长。

“我如今也是一个大名了啊……”

听到青登的这一句话,在场众人纷纷露出不知其二的困惑表情。

他们并非青登,所以对于青登刻下的心理变化,他们并不能真正的感同身受。

一夕间拥有了独属于自己的地盘、人口、资源……其中的具体感受,怕是只有当事者才能品味得到吧。

冷不丁的,总司嘿嘿一笑,半开玩笑地换了个新的话题:

“橘君,你打算什么时候去你的地盘转一转、看一看。”

山南敬助微笑道:

“接下来又有得忙了。”

土方岁三接过话头:

“首先要检地,接着是建造新城,再然后是统计人口、整理户籍……”

青登苦笑一声:

“现在先不急着去大津。”

“先处理完手头的事务,待京都彻底稳定下来后再去大津也不迟。”

说着,他扭头看向不远处的山南敬助。

“敬助,今天是几号?”

山南敬助立即回答道:

“9月20号。”

“20号啊……那就暂定9月25号去大津吧!”

“好了,都散了吧。”

说罢,青登率先起身离席。

待离开礼堂后,他的目光就像是被透明的丝线牵引着,直直地望向东方,望着远方的大津。

“秦津吗……”

他口中嘟囔。

眼中迸射出璀璨的光亮。

……

……

琵琶湖以南的30万石土地皆归青登所有——这一连串消息很快就传遍了京都内外的大街小巷。

不论是崇拜青登的人,还是讨厌青登的人,无不为此所震惊。

一时间,从洛中到洛外,从街头到巷尾,从餐桌到澡堂,都在讨论这个新诞生的“秦津藩”,互相交换意见、传递情绪。

其中,震惊之情占了绝大部分——就跟山南敬助一样,对于幕府的这番大手笔,军政大佬也好,普通民众也罢,无不是目瞪口呆。

啊?让橘青登成为大津的主人?这至于吗?会不会太夸张了一点?

哪怕青登是德川家茂的驸马爷,也不至于如此吧?!

更何况,青登还不是德川家茂的驸马爷呢。

和宫尚未产下子嗣,德川家茂目前仍是无后的状态,根本就不可能跟青登联姻。

截至目前为止,青登与德川家茂没有任何亲属关系,他们俩仅有的情谊便是“君臣之谊”。

明明非亲非故,却如此厚待青登……光用“恩宠”、“信任”等词汇去形容,都显得程度不足而失当。

“如此厚待橘青登,真的好吗?”——市井间冒出了这样的声音。

事实上,就连幕府内部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

“反对派”统一认为:青登现在的权力太大了!大过头了!

青登现在的权力已经大到何种地步了?

拥有一支独立性高、实力极高的野战军(新选组);拥有物资丰饶、具备海量的隐形资产的土地(秦津藩);随时可以兵临江户的武装力量(八王子千人同心)。

这……这……!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