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十九章 毁上庸(1 / 2)

公元242年三月潼关前姜维军营

大帐内,关银屏忍不住说道:“大将军何时下令攻打潼关呀,我们已经休整了好几个月了,后方长安也安定了。”姜维笑道:“我也心急,但还要等等,敌军如今关内关外人马不比我们少,如果仗着地形优势决战我军肯定吃亏。况且长安城内凌振将军的军械还没有装备完毕。”黄崇道:“而且目前吴国刚立新的太子,听说太子和鲁王争位,好多官员都加入进去了,现在无法派兵伐魏,等于司马懿少了掣肘,可以全面对付我们。我们干脆也静下心调整后方,修复城池、安民、修理栈道、安置俘虏、调派官员都不是小事。我们就当是在这里防守门户,给陛下争取时间了。”

银屏不服气正要说话,不料小校进来报告戴宗赶到,姜维急忙命令传入,戴宗进来便道:“大将军,奇事一件,上庸居然是座空城。”众人都一惊,姜维让他慢慢说,原来林冲、鲁达得到了姜维命令,带兵三万去上庸牵制魏军,不料接近上庸却没有遇到魏军任何抵抗,远远可见上庸城,和出来的百姓打探,原来魏军早就撤离了。林冲又派小队蜀军进去侦查,果然如此,但林冲不敢大意,只把军队扎在城外,派戴宗飞报,请令定夺。当下众将议论纷纷,张翼道:“司马虽连遭惨败,但魏国兵力不虚,上庸那至于便守不得了,弃守必然有计。”关索道:“我军若从汉中到上庸运粮不便,那厮莫非故意拉长我军粮道?”黄崇道:“不止此也,我大汉曾与东吴结盟,发誓伐魏平分天下,荆州归吴。如今若得上庸,还有宛城挡路,而上庸又可对襄樊用兵。这样一来我军若占了上庸,吴国必然惊疑。轻则我军运粮困难不战而退,重则破坏两家联盟。”鲍三娘道:“但我军若不去占,东吴忍不住去占了怎好?”邓芝猛然醒悟道:“正是!老贼这是驱虎吞狼之计,万一东吴动了贪心,去占上庸,两家一样猜疑。”银屏恨道:“这个司马老贼,诡计太多!”

长安未央宫御书房

吏小吏刘禅正在接见陈祗和裴宣二人,陈祗小时候是个孤儿,在司徒许靖家长大。二十岁就颇有名气,不久被朝廷任命为选曹郎。陈祗矜持严厉,相貌威武,擅长多种技艺,还懂得一些旁门左道,费祎对他另眼相待,故此破格推荐他接替董允担任内侍。裴宣是长安人氏,出身吏员,曾任府衙小官,因刚正不阿,人称铁面孔目。他不但刀笔精通,而且善使双剑,智勇足备。后被贪官陷害,贬为庶民。费祎闻其名向朝廷举荐。刘禅和二人聊了几句,看得出他们都是青年才俊,心里很高兴,勉励了几句。二人退下后。费祎和廖立上来,呈上姜维军报,原来众将意见不一,姜维先命林冲占领上庸。上书请示刘禅上庸等如何处置。

刘禅苦笑着把姜维军报给费祎和廖立看了,说道:“这都说大将军胆大心粗,怎么这样没主意呢?城拿不下来倒没什么?魏军从上庸逃跑,得了空城还请示朕吗?又怕粮道远,又怕东吴猜忌的。当年那司马懿好歹中的是空城计,如今白给一座城也要中计?”廖立看了信道:“大将军不见得是多虑,陛下想那司马懿当年在祁山和我军相持多年,如今虽吃了败仗,哪至于连上庸都不敢守?平白无故丢给我军,必然有谋。”刘禅有点往心里去了,问道:“军师以为怎么办好?”廖立道:“臣觉得不如送给东吴,用上庸或者换取吴国的粮草,或者换取别的城池。一则两家没有猜疑,二则让东吴来牵制襄樊。”刘禅笑道:“不可,那不是告诉孙权,连司马懿这座城过来我们都应付不了吗?你上赶着送城给人家,人家就和你诚心诚意了?别忘了当年相父给他们半个荆州,他们还是不知足,白衣渡江撕毁联盟。何况上庸本不属于荆州,我便占据也没有触犯两国盟约。”廖立还想说,却被费祎眼色阻止了。刘禅想想道:“给姜维传旨,让他把上庸城毁了,把老百姓迁回永安,这几年永安和江州还有不少空地可以开垦。那上庸毁的彻底些,我不占据,魏和吴也别想捡便宜。”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