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卷大汉名相 第465章 大汉名相之…(1 / 2)

因为韩信肩负着开辟北方战场的重任,弄不好就会搞出个拥兵自立来,所以不得不防。

显然,高祖认为曹参不会与韩信合伙背叛他,所以才将这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了曹参。

这也是当初,为什么蒯通怂恿韩信拥兵自立,而韩信没听从的根本原因。

韩信的主要谋略在用兵打仗上,至于如何组建一支完全听命于自己的核心军队,可以说是没有任何作为。

汉朝立国后,高祖直接让萧何做了丞相,后升为相国,曹参则去齐国当了相国。

但同时,最终萧何的权力及威望大到让高祖忌惮,平定英布归来后,第一时间就把萧何投进了监狱。

虽然,高祖最终没有要萧何的老命,却把萧何吓得够呛。xiub

但是,正是出于历史渊源的原因,丞相一直占据汉朝中央朝廷重要的位置。从汉朝的实际情况考量,丞相是重要的角色,所以高祖在生前预设了一系列的丞相人选,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等。

这样一来,就很好理解曹参上任丞相后,为什么胡吃海喝不办正事了,因为他看到了萧何的前车之鉴,于是主动放弃“有为”,去选择了“无为”。

同时,曹参为相也是高祖临终的安排。高祖特意告知吕后,在萧何之后要拜曹参为相,所以曹参就是一个内定的丞相。

高祖之所以拜曹参为相,一方面是信任的成分占比很大,另一方面是为儿子刘盈安排托孤大臣。

高祖生前最为担心的就是外戚集团专权的问题,考虑到儿子刘盈太过懦弱,其生母吕后又太过强势,所以高祖就与大臣们搞了一个“非刘氏不能称王”的“白马盟誓”。

但现实的情况是,外戚不仅要防,而且还要防以曹参、周勃、灌婴等人为代表的军功集团,因此高祖希望在他死后出现一个外戚集团与军功集团强强制衡、对抗的局面。就像让萧何和曹参两人对立一样。

可实际的结果是,军功集团很快向外戚集团低头,让吕家势力很快掌控了朝政。

一方面,高祖去世后,吕后四天不发丧,想将军功集团一网打尽。虽然最终没有实施,但是军功集团每个成员的脖子上,都感到了刀锋般的凉气。

另一方面,吕后在处置韩信、彭越问题上的杀伐果断,以及对待戚夫人的凶残,直接导致了包括曹参在内的所有人,都丧失了制衡吕后的胆量。

所以曹参上任后,马上就认清了形势,并没有帮助惠帝刘盈施政,或渐次从吕后手里夺权,而是以胡吃海喝混完了余生。

曹参的聪明之处就在于此,所以尽管为相三年无所事事,实则参透了治国理政的天机。

其实这都是一些表面现象,以为曹参知道,吕后是一个非常强势的主,高祖去世后,掌权人是吕后。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