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39章 哗噻,好大一座银山(2 / 2)

六天后,也就是7月5日。

疲惫不堪的张天昭,终于率领着驯鹿车队,穿过两百多公里的水陆连地,来到了叶尼塞河左岸的支流——图鲁汉河的上游。

在这里,张天昭的大哥张天福,早已经带领着57条10吨木帆船,和近三百名埃文基人春山部的水手,等候多时。

“大哥远道而来,辛苦啦!”

远远地看见张天福全身穿着中尉军服,英武帅气地站在河边,身旁还有他的漂亮小妾海玲娜。

张天昭顿时大喜,不顾身体疲倦,跑过去一把将他抱住,欢天喜地说:“有半年不见大哥,可想死弟弟我啦!”

【推荐下,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我也想老四你呢!”

张天福上下打量着张天昭。见他全须全尾,也很高兴地道,“听说你在曼加泽亚城堡,与罗刹人杀得昏天黑地。大哥还担心你身体受伤呢,现在看起来你一点事都没有,大哥也放心啦。”

“多谢大哥牵挂,”张天昭笑嘻嘻的指着身后的驯鹿车队说,“大哥请看,这车上装的,全是银元和火枪,怎么样,我是不是很厉害?”

把目光放在张天昭身后的大车上。

张天福看见大车上一箱箱的银元,捆绑得好好的燧发火枪,不由目瞪口呆地说:“小四呀,你是不是把一座枪山银山搬回来了?”

张天昭洋洋得意,微笑无语。

当天晚上,在与张天福商量后,张天昭决定先带二十条船,装上银元和火枪,先行返回安国城。

剩下的37条船,则由张天福带着,等驯鹿车队返回曼加泽亚,将今年四月份收上来的实物税,送到这里装船后,再起航去叶尼塞斯克。

今年,曼加泽亚、图鲁汉斯克和叶尼塞斯克,三城收上来的实物税,共有十三万张黑貂皮,三十万张杂皮。

四十三万张毛皮,每捆四十张,张天昭估计,37条十吨木帆船,每条船装三百多捆,就可以将毛皮全部装完。

更何况,叶尼塞斯克的罗刹船匠,在过去的一年里,造出三条十吨木帆船,运送毛皮的船只,应该是绰绰有余的……

第二天,7月6日,张天昭告别大哥张天福,扬帆出发,返回安国城。

由于白昼现象还没好完全消退,又有强大的东北风吹送。

所以,船队尽管是逆叶尼塞河南下,可7天后,也就是7月13日,就回到了叶尼塞斯克码头。

在叶尼塞斯克,张天昭抓紧时间,召见当地的驻军连长、奥卡河男爵张天勇。

在听取他的工作汇报后。

张天昭反复地强调,要利用空闲时间,多开垦荒地,并做好冬小麦的播种工作。

并要求他从五月丰收的黑麦中,调出300石。

等九月份春山部的帆船归航时,运送到旧图鲁汉斯克去,以补充曼加泽亚日渐减少的存粮。

到今年六月为止,在军民的共同努力下,叶尼塞斯克奇迹般地开垦出一万两千多亩良田。

由于采用“轮耕法”,每年轮耕良田的三分之一。

又由于叶尼塞斯克的土地,是世界上有名的黑土地。

所以,叶尼塞斯克的粮食今年大丰收,收获黑麦高达一万八千多石(每石为120市斤)。

对于他从50个臣服小部落,每个部落抽5户军役人员,送到安国城补充人口的计划。

张天昭经过思考后,决定把这250户军役人员,全部安置在叶尼塞斯克。

并把他们平均分到三个仆从部落去,以壮大当地的防守力量。

得到这个消息,率领着60名仆从军,护送张天昭南下的谢天、丁格、苏德勒三人,无不感激涕零地跪倒在张天昭面前。

他们用匕首划破掌心,庄重无比地向张天昭发誓,只要叶尼塞河的流水不断,只要天空中还有云朵在漂浮,那他们对张天昭的忠心,就永远不会改变!

张天昭对他们的誓言照单全身的。尔后,还叫来救护兵给他们包扎伤口。

并语重心长地叮嘱他们,要努力开荒,好好种地,千方百计为大周王国,生产出更多的粮食。

张天昭只在叶尼塞斯克休息三天,到7月16日,他又继续扬帆启航,往安加拉河而去。

这一走,就是整整27天!

终于在8月13日的下午两点,热闹非凡的安国城码头,渐渐地进入张天昭的眼帘……

近了,离码头还有一千米。

举目远望,张天昭看见远处的码头上,竖立起一个高大的彩门。

彩门上张灯结彩,两边是旗帜飘飘,锣鼓喧天,人山人海。

一会儿后,船队离码头更近了,只有不到三百米。

张天昭站在船头上,内心是无法压抑的激动。

因为他看见,站在码头最前面的,是他的父亲张立典和母亲姜玉娘,还有几个哥哥姐姐。

跟在他们后面的,是内阁总理李至忠、吏部尚书姜让等一大群内阁重臣、朝廷高官。

张天昭顿时泪眼婆娑——大周王国,居然用最高的礼遇,来迎接他这个远征归来的小小伯爵!

刹那间,张天昭仿佛又发现。

自己正率领着远征军,在极度低寒与漫天的风雪中,坐在雪橇上,艰难地跋涉前行……

在高大的曼加泽亚城堡前,数十名远征军士兵,在追杀敌人之,倒在的敌人的炮火下……

在无数罗刹兵的进攻下,城墙岌岌可危,远征军士兵浴血奋战,不时有人倒在血泊之中……

这一发现,让张天昭泪如泉涌,痛彻心扉!

终于,木帆船在码头上稳稳地停住。

张天昭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感情泛滥。

他一个箭步跳上码头,重重地跪倒在父母面前,泣不成声地说道:“父王,母妃,你们不孝的儿子,终于不负重托,得胜归来啦!”

“回来就好,”张立典的情绪也很激动,他宽大的手掌拍着张天昭的肩膀,哽咽地说,“回来就好,比什么都好啊!”

姜玉娘更是一把将宝贝儿子搂在怀中,抱得死死地不愿松手,同时放声大哭……

几个哥哥姐姐,目睹着家人团圆的动人场面,也眼眶红红的,不住地用手帕擦眼泪……

国王一家人团圆,重臣们自然无法插话。

只好知趣地站在旁边,看着船夫和士兵们,将一箱箱银元,一捆捆火枪,抬上码头。

火枪还好,搬上码头后,就如柴火般叠在一起,不一会儿,成为一座小山。

可银元就不一样,它们被一箱箱抬上码头后,又被一箱箱地从箱子里倒出来……

很快,一座白花花高大的银山,就出现在众人面前。

看着眼前高大的银山,李至忠不由低声地惊呼:“哗噻,好大一座银山!”

姜让也被眼前的银山惊讶地忘其所以,好一会儿后,才扭头问已经从地上站起来的张天昭。

“昭儿,你搞回来这么大一座银山,到底是多少白银?”

张天昭吸了吸鼻子,嘴角微微上翘说:“不多,四百五十万枚银元,如果重新熔化,铸成银锭的话,大约是两百二十五万两白银。”

罗刹1卢布的银元,每个大约重22克,含白银19克。两枚银元,正好是大明白银的一两,38克。

众人听到面前的银山,竟然有两百二十五万两白银,无不面面相觑,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