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章:2016年(四)(2 / 2)

那年,家境贫困的张忠明早就盯上了这些七成新的品牌家具,来之后没多久,撺掇着傅方非要在这套房间居住,傅韬想想他们年龄大些,该照顾就得照顾,也就让给了他俩,自己在哪里居住都一样,土坯房是用黄黏土夯实的厚度达50公分的小屋,住起来冬暖夏凉也是不错。

傅方俩人住的房屋西面留了一个长达六米的空地,是院落通向后面菜地、果园以及庄稼地的大通道,傅韬住在空地旁的一排土坯房里。这排土坯房坐北朝南,共有两间,是个套间,外间摆设着沙发、办公桌和一张小床,几截子文件柜,是傅韬的客房,里间是他的卧室。

才五十多岁,已经开始老眼昏花的傅韬此刻坐在外间的办公桌旁,戴上一幅老花镜,从抽屉里拿出计算器,开始计算这个月各家使用的电费,统计好后立即拍个照发到微信群里,让他们赶紧凑电费钱。

抄完电表回来后,傅韬心情就觉得有点堵。刚才在抄电表时,他顺便观察了杨骏家种植的500亩玉米,长势喜人,个头齐整,一片绿油油景色,这是杨骏第一年种植玉米,种的有模有样,明眼人一看就是个大丰收的长势。

然后他又看看自家玉米,心凉了大半截。自家玉米700多亩地出苗率不到百分之七十不说,长得还高低不齐,个头普遍偏矮,有的玉米在8月中旬开始成片成片干旱而死。

一想到今年玉米低得可怜的出苗率,傅韬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今年开春四月份,果园和庄稼地都同时忙活起来,他从县上购买了化肥和玉米种子,750亩玉米地他安排拖拉机师傅老陈将底肥均匀撒好,墒情也很好,没耽误一点功夫把地犁好耙好,一切都已准备完毕,紧接着开始播种了。

正巧播种那天,老陈家里也忙着种玉米没来,自己带一个农工赛夫给果树拉水带和滴灌带,得赶紧给果树上水了;那天早上他两头忙乎,在播种前,他盯着播种师傅老杨把深浅及株距都调试好了,自己去果园忙碌前,安排傅方两口子俩人一个回房子做饭,一个在地头专门盯着播种机播种。

害怕播种环节出差错,他对傅方俩口子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要出现杂草堵塞播种机出口的现象,去年个别地块就出现这种情况,可再别犯同样的错误了。再说了,让张忠明干果园的农活,他一句话对果树不懂行,只懂得种庄稼直接拒绝。让他俩来这里打工,总不能让他天天闲着在院子里打转转吧,播种的环节就交给他们了。

已经费了口舌交待清楚了,傅韬以为他俩能负责任得把播种这个环节给盯好。没想到,他前脚到果园忙去了,张忠明给老杨交代了下,后脚就回院子里休息了。

直到播种后大约十天左右,傅韬见自家玉米地出苗率差得让人寒心。在缺苗处查找原因才发现坑穴里根本没有种子,这时张忠明才支支吾吾解释,那两天播种时刮风了,天有点冷,他就安排老杨好好播种,自己回屋歇着去了。

老杨在拖拉机上不可能及时发现播种机漏种子的小口处被杂草堵住不漏种子了,后面没人盯着,就会出现缺苗漏苗现象。敢情傅韬带人在果园忙碌两天接好滴灌带都浇上水了,人家俩口子在屋里躲了两天清闲。

傅方两口子前后给自己当雇工也已经九年了,管吃管住不说,给他们开出的工资是附近、乃至宁西县从事土地开发雇工人群中最高的工资。

按理说他俩自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从没离开过农村,又自始至终在农村种地,虽说十来亩地,可也是当了一辈子农民了,傅方经常自豪得说他俩在本村种地可是数一数二的人了,干起农活顶呱呱的。应该比自己这个从年少时离开农村到城市打拼的人来说,更熟悉庄稼的生长特性,应该更懂得如何种植庄稼。

可是九年过去了,在这块地里套种过南瓜、食葵、胡麻、红花、小麦、甜菜、打瓜、玉米……凡是宁西县能种的庄稼几乎轮着种了个遍,就差没有种水稻了,结果不管种什么,年年因为没有产量而赔账。水肥一点不比别人投入的少,光雇来的农工也不少,究竟是什么原因,自己很是纳闷。

果园管理相比庄稼来说,技术性很高,管理细致,外面跑腿买东西、卖庄稼等杂七杂八的活都是自己来干,除了管理果园,焊割零件、维修农具等杂活全是自己干了,其他杂七杂八的小活自己有时间就顺手干了,现在已成了打杂的农工了。按理说,这些杂活是张忠明干得,可是他手脚笨,磨磨蹭蹭半天不出活,傅韬看得着急,教他花的功夫,还不如自己干掉完事。

按理说,张忠明当初在宁北县乡下也开了很多年拖拉机,应该是老拖拉机手了,可是新买的504拖拉机,只要他开了,准乱档。人家老陈开了两年多了,啥事没有。

考虑到傅方俩口子年龄大,玉米地里出力气的活都雇佣农工干完了,就安排他俩打开机井电闸,给玉米地换换水带开关,调试水压,检查滴灌带,这些活不累人,但是得负责细心,安排其他外人来干这些活,傅韬不太放心。关键环节还得靠自家人管理,人们不是说,大虎要靠亲兄弟吗!

可是九年了,自己早年打拼的那些家业在这九年里已经赔光了不说,还欠银行160万,欠伊郁喆娘家等亲戚120万。难道创业就真的这么难吗?这么多年来,自己在地里风里来雨里去,怎么也说是中年人了,爬上树修建枝条、拿着铁锹浇水堵坝口、抱着化肥袋朝施肥罐里到、维修农具、勾兑农药、代工干活、对外协调纠纷、电路跳闸电线烧坏……这么多年来把自己打磨得几乎成了多面手了,整个一个地地道道的技术性农民,可是就是不挣钱,年年赔钱。

别人家开发土地是前几年改良土地不挣钱或赔钱,但是一般从第五年开始,土地改良后都已经开始赚钱了。唯有他傅韬种了9年了,还跟傻子般仍在赔钱的道路上奔跑着,他真的想不通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了……

十月中旬邮政储蓄的160万贷款马上到期了,本想着750亩玉米能挣上钱偿还贷款,可是见自家玉米长势跟往年一样早早旱死,看这长势顶多又是500来公斤的产量,今年玉米又要赔上几十万。

这可咋办呀,傅韬双眉紧锁,实在不行……心被针蛰了般猛的揪了一下,他烦躁得在屋里直打转,眼下,也只有卖掉自己剩下的最后家产了,卖掉宁西市的那套140平米学区房了。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