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4章 花田(1 / 2)

幼年丧父,少年丧母,还未成人就已失去双亲,沈老板的身世也太凄苦了。

高岩调整了几次情绪,才接着问道:嗯,咳,那沈老板退出梨园之后去了哪里?

这些年又在做些什么呢?

我想不止是我,很多观众也都对沈老板这些年的经历十分好奇。

在沈月楼重新走进大众视野的这些天,他退出梨园后的经历早已被编成了一段段传奇。

风华绝代的天才名伶,在事业巅峰期隐退,因何缘由,他又去了何方?

有人说他被情所伤,后来,出家当了和尚;有人说他娶妻生子移民到了国外;还有人说,他早在四年前就已经病逝了。

对于网上的那些不实传言,沈悠自然也有所耳闻,还娶妻生子,都不考虑一下沈月楼当时的年纪。

他只是淡淡回道:事实上,离开梨园的这些年,我哪儿也没去,就一直呆在燕京城里。

生活嘛,也是平平无奇,整天就看看书,练练嗓,偶尔写写小说或者剧本。

若说有趣的事,那就是我趁着闲暇时间学会了几件乐器,还试着创作了一些时下流行的歌曲。

这是平平无奇的生活?怎么听起来如此多姿多彩呢!

听沈悠细数他这些年的成长与收获,高岩惊奇道:会乐器还能创作歌曲,那沈老板应该去参加我们台的《原创之声》啊,今晚要录制的补位赛您是赶不上了,报名下周的踢馆赛应该还来得及,沈老板要不要考虑一下?

他的语气十分轻快,并非嘲讽,就只是单纯地调侃而已。

沈悠也配合着玩笑道:我倒是想去,可他们也没邀请我不是?

要不,您去帮我说说?

这事他可帮不上忙,找殷导或许可以!

裴庆丰跟着调笑了一句,又看向沈悠正色问道:沈老板还写过小说?是什么类型的故事,不知我有没有这个荣幸拜读一下您的大作?

对啊,这方面裴老可是大家,沈老板若是有得意的作品,不妨拿出来给裴老赏鉴一下?

这倒正合我意。

沈悠心中一动,笑着回道:哪有什么大作啊,我写小说纯属自娱自乐,打发时间。

裴老若是有兴趣,下了节目,月楼定奉上拙作,请您斧正。

哈哈,好,就这么说定了。

这个话题说完,三人接着又聊了一些梨园掌故,名伶轶事。

谈起京剧的辉煌,自然也要关照到京剧的现状。

于是,高岩问道:裴老您说,您这辈子经历了京剧从鼎盛时期,然后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有人说京剧是不是衰落了,或者说是受众越来越少了,您对这个是怎么看的?

裴庆丰皱眉想了一下,认真回道:唉,这个问题有些一言难尽,受众少,你要跟过去比,那肯定是少了,或者跟流行音乐、电影、电视剧的受众比,那更是少的可怜。但你要说它衰落了,却也不见得。

高岩又问:哦,怎么讲?

裴庆丰回道:首先,京剧的传承脉络一直没有断,艺术成就相对其他艺术形式也是高不可攀。

而且,现在真心喜欢京剧的仍大有人在,它无可替代,你要是真钻进去,成了戏迷,那是一辈子的事,到时候你再看别的娱乐,可就味同嚼蜡了。

听完裴老的话,高岩也开诚布公地说了自己的看法:不瞒二位,我虽然是《粉墨人生》的节目主持人,但我也是近些年因为这个工作才开始接触京剧,并爱上听戏的。

当然,我现在也仅仅是个初级的爱好者,比不得二位这么专业,所以,我说的话,是站在一个外行的角度。

刚才听裴老说话的时候,我就在想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以前为什么不爱看京剧,都不仅仅是不爱看了,是一听到那种咿咿呀呀的声音就感觉头疼。

我自己总结,一个是年龄的原因,还有与京剧的门槛也有关系。

年轻时沉不下心,更喜欢新奇、简单一些的东西。今天我们一提到京剧,那是高雅的艺术,不是供你消遣娱乐的东西。

看戏之前,我是不是要焚香沐浴,做好准备去接受熏陶和洗礼。

我觉得现在很多年轻人也都和我之前抱有同样的想法,觉得它太沉重了,还是敬而远之的好。

对于这个问题,沈老板是怎么看的?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