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章 配乐(1 / 2)

配乐师的工作,一般都是电影后期成片剪辑时才开始,只是,张诚导演想要把《末代皇帝》拍得尽善尽美,自然不会按照常规,在拍摄阶段,就让配乐师就参与进来了。

朱国平,华夏著名作曲家,以前曾为多部历史正剧配过乐,擅长写恢弘大气的曲子。

坂本一郎的音乐风格更偏流行,擅长写一些相对抒情,旋律性更强,适合表现个人命运的乐章。

沈悠并不十分擅长配乐,即使有着前世的记忆,脑海中存储了无数著名的乐曲,在配乐方面,他暂时还是无法与朱国平和坂本一郎相比。

毕竟,这些记忆还需要消化和理解才能最终转化成为自身能力。

加入他们的配乐团队,沈悠的作用更像是一味催化剂。

他对《末代皇帝》剧本研究很深,对故事里各个人物的命运以及华夏历史文化也有自己独到的理解。

后来接触中,沈悠的话常常能启发朱国平和坂本一郎,让他们写出的音乐与电影画面更交融,更加贴合人物当下的情绪以及未来的命运,并为他们的音乐添上一丝独特的华夏古典美学韵味。

进组第三天,加入电影配乐团队第二日,在皇城某座大殿中,沈悠、朱国平和坂本一郎以及其他十多名辅助乐手正在观看昨天张导拍下的素材。

从登基大典开始,一直到雍亲王把自己的小女儿德芳郡主送进皇宫为止。

由于皇帝年岁太小,在宫中太过孤单,摄政王柴沣便将自己两岁的女儿柴玉钏送进皇宫,作为柴渊的玩伴。

看完这些素材,朱国平说道:还是先从片头曲说起吧,也就是这部电影的主题曲。开场之后,咱们首先要定下一个基调,《末代皇帝》这部电影有史诗般的宏大叙事,开场第一幕又是以大周皇城为背景,所以,我建议配乐应该以恢弘悲壮的曲风为主。

听了朱国平的话,坂本一郎沉吟片刻,方才说道:在我看来,《末代皇帝》虽是一部史诗,但本质上仍然是一部个人传记,它更多讲述的是与个人命运有关的东西,应该以萧瑟悲凉为主色调。

悲壮与悲凉一字之差,曲风却是千差万别,二人僵持了一阵,谁也说服不了对方。

随后,他们一起看向沈悠道:沈老板怎么看?

沈悠想了想,对二人笑道:我觉得朱老师和坂本先生说的都有道理。

只是,我个人有一些不同看法,也不知道对不对。

悲壮或者说悲凉的主题未必一定要用悲伤的音乐来诠释,若是配上一首轻松愉悦的曲子,说不定起到的效果反而会更好。

听到沈悠的话,坂本一郎眼神顿时一亮,他连忙说道:沈先生的意思是以欢快的曲子来配悲伤的主题,妙啊,沈先生的这种配乐想法,与华夏古诗中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沈悠闻言,不禁笑道:连以乐景写哀情都知道,看来坂本先生对华夏文化了解很深嘛!

坂本一郎一脸正色说道:华夏文化博大精深,确实值得深入研究,鄙人之前很多配乐的灵感都是来自华夏文化。

见沈老板折服了坂本一郎,朱国平笑道:既然沈老板的想法更好,那这首片头曲就交给沈老板来写好了。

坂本一郎点头道:理当如此。

沈悠连忙摆手:以乐曲赋悲题我也只是有这个思路而已,具体让我写,我怕写不好啊。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