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25、二十五(1 / 2)

归宁行宫在绍都南边,出了宫门,就能见到星罗密布的民居。

若溪是初次来,吩咐车夫去书肆,一路南行,到了书肆后,她朝外看了一眼,见无人在意在先下车。

书肆掌柜是一中年男子,趴在柜台上打瞌睡,脑袋一点一点就快到磕到柜台了,若溪进去后,小声唤醒他。

“姑娘啊,要看什么书,我这里要什么书就有什么书。”掌柜蓦地醒了,嘴里熟练地说出一段招呼的话。

若溪不敢抬头看他,未说话就红了脸,掌柜不知何意,又问一遍:“姑娘要什么书?”

“要那些可供观看的。”若溪难以启齿。

掌柜先是愣了下,又瞧着姑娘一副含羞带怯的神色,恍惚间陡然明白过来,兴奋地一拍柜台,“晓得了、晓得了,我这里不少呢,都是百年前齐国宫里留下来的。”

当年汉军入绍都,入宫后烧了宫殿,书在他们眼里不值钱就被丢了出来,被人捡到贩卖给了书肆,一直就在民间流转。

掌柜奉为至宝。

若溪低笑,掌柜细问:“你要多少?”

若溪掏出一张银票,“你有多少都要。”

掌柜见钱眼开,眼内一片光,他兴奋道:“你要什么样的?”

若溪不懂,“还有区别吗?”

“很多区别,有的光是字,有的是连字带图,不过我得通同你说,时间久了,有些字迹毁了,听闻都是以前宫里用过的,可好着呢。”掌柜说话。

若溪面红耳赤,“都要、都要,你别说了,都拿着。”

哪里有那么多的门堂。

掌柜看了一眼手里的银票,又瞧着姑娘的衣着,试探道:“这些是不够啊。”

“给你。”若溪又掏出一张银票。

“成、成。”掌柜大喜,忙招呼小厮去搬书。

书堆积的时间太久了,又放在角落里,落满灰尘,小厮搬书的时候都先拍了拍,不想,一拍,书页就掉了。

掌柜立刻大骂,“怎么做事的,这些书珍贵着呢。”

小厮挨了骂,立刻将书页胡乱塞了进去,迅速搬到车上。

车夫驾车,若溪又回到行宫。

书摆在了太后的寝殿内,散着一股霉味,宫娥都不觉捂住嘴巴,若云提议道:“太后,可要拿出去晒一晒?”

“不用,有人会来晒的。”太后躺在躺椅上,阖眸说了一句。

晒书的活最适合小皇后。

皇帝已经三日没有上朝了,朝臣敢怒不敢言,而此时栗夫人正在紧锣密鼓地给自己儿子迎娶侧妃入宫。

皇后大婚在前,栗夫人不想委屈了自己的儿,就算是娶侧妃也不能寒酸,狮子大开口,要了十万两银子。

裴瑶见到巨额数字后,脑门嗡了一下,她在尼姑庵堂里的所听到的银子都是几文几两,万字是什么概念?

“栗夫人将本宫当作傻子了,不过是两个侧妃罢了,聘礼也好,还是宫里所需的花费,都不该这个数目。侧妃都已铺张,正妃岂非要上天。最多两万,多了没有。”

寻常女儿家的嫁妆不过几千两,聘礼与之相当,不会太多,两个人加在一起不过万两,大皇子自己也要添些聘礼,剩下的一万两足够了。

来领银子的尚宫登时就愣了下来,皇后压得太狠了,她为难道:“栗夫人说的数,娘娘要不要再想想。”

“你让栗夫人自己同本宫说。本宫又不是老虎,不会吃了她。”裴瑶不愿为难宫娥,前几日罚了栗夫人以后,栗夫人就不敢露面。

论嚣张、乖戾,她敢称第二,不信栗夫人敢称第一。

尚宫张了张嘴巴,将话吞了回去,不敢继续说话,领着皇后的吩咐回禀栗夫人。

不想栗夫人暴怒,“她压了那么多?她一尼姑入宫,太后拨银十万两,大皇子身份比她尊贵去了,她凭何压着。”

尚宫继续装作哑巴,想提醒栗夫人,那是太后拨给陛下大婚的银子,并非是给皇后一人。

栗夫人惯来强势,又喜攀比,给几个胆子也不敢说话。

“不成,告诉皇后一文不能少。”栗夫人拍桌,站起身在殿内走了两步,再度看向尚宫,“你去传话。”

尚宫垂首,“皇后说了,您得自己同她说。她不会吃了你。”

“裴瑶!”栗夫人咬牙切齿,不能去椒房殿,她要去见陛下。

大皇子是她和陛下的儿子,皇后不管,陛下会管。

皇后接到太后懿旨,即刻启程去归宁行宫与太后一道祈福。

裴瑶瞧着旨意后,嗤笑了两声,“你瞧,太后离不开我了。”

若湘与青竹对视一眼,皇后怎么总往好处想,这么一去,可就将宫里让给栗夫人了,等回来,都不知还能不能拿回凤印。

皇后想的太简单了。

裴瑶没有想得太深,太后迟早会回来,抱着太后大腿才是最实际的。

“你们去收拾下,听闻归宁行宫里贫苦,你们去御膳房多拿些鱼肉,记得多带些活鸡活鸭,兔子也要一些,若是有鹿肉,也是最好的。”

青竹细细想了想,建议道:“也当带些补身子的人参、鹿茸、阿胶。您大婚的时候,太后赏了些雪莲,要不也带着。”

“带着,能带着都带着,吃在自己肚子里最舒服。”裴瑶点头。

青竹立刻下去安排,不知何时归来,天气渐渐转凉,将冬日里的棉衣也要带一些,另外毯子坐垫都得备着。

青竹心里计算着,手上也没有耽误,吩咐小宫娥去办,自己亲自去膳房取食物。

椒房殿内都忙碌起来,栗夫人还没有进宣室殿就听到消息,喜得就差跳了起,心口噗通噗通,拉着传话的宫娥就问,“是真的吗?”

“千真万确,太后懿旨传进了椒房殿,娘娘,宫里以您为尊,不愁会委屈大皇子。”

“自然不会委屈我儿,我还要给大皇子建造府邸,选最好的地界,用最好的材料。”栗夫人喜不自禁,几乎难以压制自己的兴奋,熬了这么多年,她终于就熬出头了。

“走,回宫。”

栗夫人半路止步,路过椒房殿,远远地就瞧见里面的宫娥在搬东西,进进出出,就像是在搬宫殿。

“去打探下,皇后在忙些什么。”栗夫人眼皮子跳了两下,她觉得奇怪,皇后好像是要搬空椒房殿。

宫娥快速去了,等栗夫人回到宫就打听到了,将皇后要的东西都说了一遍。

栗夫人震惊,皇后要那么多肉食做什么,吃得完吗?

皇后一句吩咐几乎搬空了御膳房,管事要哭了,含泪让人将食材搬上马车。

皇后午后就走了,御林军护送,食材装了十几辆马车,一路上鸡鸭鹅不断叫唤,引得路人都好奇打量。

走了两日才到绍都。

太后在殿内看书,换了一身月白色的华服,腰襟悬挂,纤细的身材在天光散着几分柔和。

太后看的是齐国末帝传,民间杂史,写得很有传奇色彩。齐国末帝八岁登基,十五亲政,荒淫无度,十八娶妻立后,一生无后妃,与皇后相敬如宾。城破时与皇后逃出绍都,被汉军乱箭射死,死时不过二十三岁,在朝多年,一事无成。

末帝皇后当时二十四岁,带着末帝的尸体逃走了。汉军悬赏万两银子要其头颅,最后葬了又被人呢挖了出来,挂在了绍都城门上。

书上所写很荒唐,太后笑了笑,将书合上,目光微冷,末帝是个勤奋的皇帝。

可惜,是个女儿家呢。

不过是个美貌的女儿家。

“太后,皇后娘娘的凤驾道已入绍都。”若溪站在珠帘外轻轻出声。

“来得很快。”太后随口说了一句,目光落在角落里的山茶花上,上前去看,花有些枯萎了,她随手就摘了一朵,拿在手心里把玩。

若溪又问,“太后,皇后的殿宇已安排妥了,可要先迎皇后去休息?”

“休息?”太后疑惑,唇角弯了弯,“天色还早呢,让她先干活,不干活没有饭吃。”

“皇后娘娘带了许多食材来了,自备粮食。”若溪提醒,皇后娘娘的行头可多了,比太后来时还要多。

太后略有些惊讶,“她是觉得哀家会饿着她?”

若溪低笑,皇后的性子确实有趣,这个时候人人对太后都避之不及,唯独皇后还乐意过来,可见对太后是真心的。

“也罢,让她休息一夜,吃饱了明日干活。”太后大发善心。

走回到几旁,目光落在齐国末帝传上,眸光骤然冷了下来,“找一找这本书是谁写。”

就算死了,哀家也要挖坟鞭尸!

若溪将书接了过来,在最后找到作者,“奴去书肆问问。”前几日去过的那间书肆似乎有些年头了,应该能找到些线索。

民间笔者喜欢乱写博些关注,毫无逻辑。

说话的功夫,皇后凤驾入行宫,直接停在了太后寝宫外,她下车看了一眼宫殿,依旧是长乐殿。

“这里怎么也有长乐殿?”

青竹解释:“太后的殿宇本不是长乐,后来太后住进去后,亲自取的。”

裴瑶问:“是不是太后喜欢这里,就在汉宫里修缮了一间长乐殿?”

青竹回忆,惠明陛下死后,太后从长乐殿内迁出来,令人修缮宫殿,亲自取名长乐。

“奴婢不知,皇后可以问太后。”她不敢贸然回答。

裴瑶没有再问,一路往里面走去,停在了寝殿外,她抬首看着宫殿,与汉宫里的长乐殿一模一样。

“皇后娘娘。”若溪从殿内走了出来,俯身给皇后请安。

裴瑶绵软地了笑,“太后近来可好。”

若溪点头,太后近来可好了,买了几十本书等着皇后读。

“陛下,水患成灾,再不根除……”

“放肆,朕不需你来教怎么做事。”皇帝厉声打断正丞相的话,看着眼前迂腐不堪的老头,他觉得烦躁不安,“为人臣不为君分忧,天天在这里危言耸听,毫无作用,罢了,朕不需你,朝堂也不需要,回家去吧。”

“陛下,臣惶恐,臣都是为了陛下、为了大汉……”丞相慌了,忙跪下来为自己求情。

皇帝笑了,吩咐丞相:“你亲去解决,自己解决不了就不要回来了。”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