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34章(1 / 2)

收到郁楷的信息后,朝露来到他们一家人将要去查看的下一个地点。她没有带妈妈一起过来。礼物嘛,总是先斩后奏比较惊喜。再说了,也省得后者一路嘀嘀咕咕说什么一年不过来住个几天,何必买房之类的推辞之言。

朝露在律所做牛做马经年,早已积攒了一笔丰厚的积蓄,除出在爱马仕一掷千金之外,剩下的大多交给股神表哥打理。

表哥一向做的是巴菲特一般的长线投资,经常从市场低靡不振的时期开始分批购入标的,手持一只股票长期不动直到价格翻了n倍才逐渐卖出,不是赚快钱做期货那种,所以风险可控,不至于坑了亲友的血本。

坏处就是,本金取出来的时候机动性没有那么强,毕竟长线投资嘛,贵在坚持。但好在表哥每年会给她不错的股息分红,让她一直有些活钱可以用来调控。

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即便再相信表哥的能力与操守,还是要有些闲钱傍身以防万一。

因为她是青壮劳动力,收入全靠自己一人打拼,所以朝露这些年不知道给自己买了多少额外的保险。但凡天有不测风云,律所的优厚医保政策和这些商业保险可以确保她得到最妥善的治疗,而寿险也可以免除她的后顾之忧,让妈妈过上衣食无忧的晚年生活。

因为这些杂七杂八的开销或者投资,朝露手中的现金如果拿来全款买房有些吃力,所以她准备贷款。哪知她想好了一切,却去到销售处看完样板间都准备下定金了才发现自己根本不具备购房资格。

前几年港人在内地随便买房,然而随着深圳房价攀升,现在的政策开始限制外地人购房,除非缴纳当地社保满五年时间。朝露虽然中学的时候在深圳住过一段时间,但那个时候她的户口还在北京,不好办理迁移,后来更是直接办理了香港亲属移民,故而户口从来没有落在深圳。

可惜她不像典型广场老伯郁爸一样时刻关注着房市动向,不然早在政策给港人大开绿灯之时就应该果断购入。

算了,即便朝露兴冲冲而来,结果当头浇了一盆冷水,她便不强求了。只是难为销售小裘了,大过年的也没休假,穿着高跟鞋陪着她跑上跑下,还因为这种乌龙原因空欢喜一场。

小裘却习惯了,作为销售人员,她深谙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反而宽慰一脸不好意思的朝露道,“没事,政策多变,说不准什么时候粤港澳大湾区彻底融合,您又可以买了呢?到时候我再给您推荐好房子。”

也是,朝露想想,觉得她说得有道理,谁可以预测未来的事情呢?如果她有这项能力的话,早在非典过后的香港让妈妈贷款置产了。只是那个时候房价一跌再跌,香港负资产人士数不胜数,多少人就像莫泊桑的《项链》里面写道的一样,将有生之年最宝贵的时间献给了一项虚高的债务。

妈妈担心房价还会继续下跌,不敢轻易出手,彼时尚未读大学的朝露在美国靠做家教赚取零花钱,家里头没有余粮,就这样错过了一次暴富的机会。

小裘送她从展示小区整体模型的销售大厅出来的时候,刚好遇到郁楷一家人进来。

郁楷假装两人事先并不知情,而是此时偶然相遇。他一脸吃惊地道,“咦,谢律师,你怎么也在这里!”

朝露,“”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