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18章 横空出世界(1 / 2)

沈劲惊魂未定,叹道:“大哥,要是再向前偏一尺,咱们就摔下去了,那下场不会比这个老怪物好多少。”

惊叹完毕,他狠狠一脚,踢向死老怪物。

然后又自嘲的问道:“世人常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咱们今日经历了这些大难,应该有后福了吧?”

“应该有,就在下面,把绳子拿过来!”

桓温把绳子固定在石头上,二人依次而下。

“那些人铺这些石板就是为了不让后人发现下面山洞的秘密,所以,我预感,下面一定有东西,有你说的后福!”

“那些人?哪些人?”沈劲糊里糊涂的问道。

“当然是多少年前来到琅琊山,开凿栈道,还在山洞里铺石板的那些人。难怪这个山洞只有两丈来高,原来是被一分为二了。”

桓温没有猜错,的确就是这样。

沈劲羡慕道:“大哥就是厉害,小弟还昏头涨脑,你就明白这里发生的一切。”

“别吹捧我,要等探清楚下面的秘密才能明白。”

桓温一溜而下,双脚重重着地,地面坚固结实,没有像上面一样,一跺脚碎石子也跟着跳动。

这里才是真正的洞底,里面亮堂多了,他似乎明白了什么,难道真的有人在此居住?

“大哥,我不敢转身。”沈劲面壁闭目,抖抖索索的。

看到死人没事,看到尸骨也不害怕,如果看到活人那才叫恐怖!

桓温拉着他的手,言道:“我们杀了那么多人,浑身都是煞气,管他是死人还是活人,都不必害怕。”

嘴巴里虽然如此说着,但内心里七上八下,不免惴惴。

二人操刀在手,慢慢转过身去……

一副巨大的棺椁赫然在目!

台基是由一长块青石板精心打磨而成,棺椁一侧,亮着一盏油灯,油灯两侧是一些陶器皿,里面摆放着一些祭品,早已腐烂,似炭一般的黑色无法辨认。

“大哥,这盏灯就是传说中的长明灯吧,常人之家下葬哪能如此,看来这棺椁里的主人身份不凡。”

“是的,长明灯最初见于秦始皇陵,史书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下铜而致椁,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人鱼膏是何物,为何历经数年,还能长明不熄?”

桓温解释道:“传说中,南海之外有鲛人,人身鱼尾,水居如鱼,眼泪能化作珍珠。他们善于纺织,可以制出入水不湿的龙绡。有渔民捕获鲛人,将它们酿成油,这种油燃点极低,且一滴就可燃烧数日不灭。”

说着说着,双目紧紧注视着前下方的字迹。

长明灯前的石板上,几个隶书大字:汉淮南王刘讳长之墓!

“淮南王刘长?这不应该啊。”

桓温自言自语,借着灯光,四下打量了一番,发现四周石壁上有很多彩色图案,走近端详,乃是精心描绘的壁画。

内容有天象、神祗、历史故事,场景有车马出行、宴饮百戏,还有渔樵耕猎之人拜伏在路旁。

路中一位王者模样的人出行,阵势不大,两旁的田里还画着耕牛,斗笠蓑衣,应该是王者当春时节的劝耕图。

接下去一副图案恢弘一些,一片熙熙攘攘的集市,摊位上整整齐齐堆放着绫罗绸缎、山野百货、金银器具等货物,商贩腰间的褡裢鼓鼓囊囊装满银钱,往来穿梭,讨价还价。

两旁的店铺里挤满客人,一家店铺还高高挑起一面青旗,五个大字:淮南春酒肆。

这说明在这位王者的治理下,淮南疆域物阜民丰,商旅云集,一派繁华景象。

再一幅图,偌大而奢侈的一座大宫殿,大殿上方悬挂匾额,横书烫金大字:未央。

龙椅上端坐着一位年轻的皇帝,身着龙袍,头戴十二冕旒。阶下站着几位臣子,手持笏版,尖嘴猴腮在陈奏着什么,右手还指着什么方向。

桓温顺手一看,手指的方向正是上一幅图中的集市。

再一副图案就是一支大军行进在山路上,前锋驻足在一座规模很小几近寒酸的宫殿前,领头的正是那两个尖嘴猴腮獐头鼠目的臣子,而两名军士押着那个劝耕的王者从殿内走出。

王者一脸正气,挺直腰板,威武不屈,周围的渔樵耕猎者眉头紧锁,有的泪水直下,手中的陶盆里堆放着粟、肉、果蔬等,似乎为王者送行……

“咦,故事还没讲完怎么戛然而止?应该还有下文呀。”桓温嘴里念叨着,沉思起来。

不应该,这分明是描绘墓主人刘长的经历,和司马公在史记中记载有很大出入。

摇头晃脑之际,眼神向斜上方一瞥,发现一道横出的石面上还有两幅图案。

这道石面可谓神来之笔,从旁边的石壁中横着生长出来,将一个浑然一体的大石洞一分为二。

这就对了!

两幅图案中,一副是在崎岖陡峭的山路边,倒着一辆辎车,一些军士在山中开凿石洞。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