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12章 恨生琨华殿(1 / 2)

这次是来真的!

郗鉴带着徐州军士还有朝廷临时调拨的一万精兵前来攻打寿州,准备活捉祖约,然后再挥师北上回徐州。

此次,朝廷不仅为其加派了兵力,还把殷浩从盟军大营调离,继续在郗鉴帐下听用。

郗鉴顶着亲家公王导的压力,在朝堂上重提桓温,就是希望朝堂能从桓温开始,不拘旧俗,启用新人。

然而,王导的言谈中似乎还有成见,堂堂一个当朝宰相,三朝元老,为何忌恨一个年轻人,郗鉴想破脑袋也猜不出子丑寅卯,只是摇头叹息。

来时,郗鉴心底里为桓温担忧,为他鸣不平,可是却左右不了局面,也打听不到桓温的下落。

路过滁州,他凄迷的望着琅琊山,陷入沉思。

殷浩也望着南山麓,他还记得当初和桓温在此救下了沈氏兄弟。那个画面很清晰,就像是昨日刚刚发生过。

此刻,二人的眼中,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村落,还有山脚下两间茅屋围成的一个小院子。

殊不知,小院子里也有一双眼睛,透过篱笆的缝隙,看着他们……

“禀报刺史大人,前往十余里就是滁州城。”

“好,就在城外扎营。”

殷浩言道:“刺史大人,过了滁州就是寿州,末将担心这里有赵人的耳朵,以经商为名刺探情报。而祖约呢,谨慎胆小,此时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以他的性格,一定也会安排游骑在此探听朝廷的消息。”

郗鉴以为在理,颔首称赞。

“此次我等奉旨擒拿祖约,不在于兵力多寡,关键是祖约机敏,禁不起任何风吹草动。过了滁州,先派出人手,沿线向北巡视。如果发现寿州游骑,最好能悄悄干掉,然后大军全速出击,攻其无备。”

天刚刚放亮,整个州城还被一层薄雾笼罩,北门开了,十余匹快马冲了出去。

骑士挎着短刀,背着箭筒,神色冷峻,蹄声急促,像是在执行重要行动。

出北城之后,就是一片旷野,这些军士两两一组,分头四散着北上。

这些人,正是郗鉴派出的巡查寿州游骑的亲兵。

然而,在谨慎方面,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当这些亲兵射杀了祖约的第一个游骑后,就被附近一个砍柴的樵夫发现。

樵夫见快马已走远,迅速扔下柴禾,快步奔至不远处的小树林,解下马缰,疾驰而去。

这位樵夫正是祖约让管家派出的暗哨!

樵夫策马狂奔,冲上一处缓坡,回头一望,远远看见滁州城冲出了千军万马。

不愧是祖约的家丁,深得祖约真传,从明哨被射杀,樵夫就知道这不是寻常仇杀,而是训练有素的军士。

明哨在此活动了数日,今日就被城内派出的军士所杀,说明今日将有大事发生。

果然不出所料,这个家丁暗暗佩服自己,以他的聪慧和灵敏,应该也能谋个一官半职。

“快去报告老爷!”

家丁从滁州城北一路奔向寿州南城,怎奈未经战阵磨练,马上工夫欠缺。行至半道,大腿内侧就被磨破,疼痛难忍。

逆着劲吹的北风,他摇摇晃晃来到城下,告知守城兵士后便晕厥过去。

兵不血刃,等郗鉴大军赶至寿州时,城内守军已打开四城,迎接郗鉴入城,而祖约带来的军士要么追随其北渡淮河,要么是拿着财物四散逃命!

石虎大营,偌大的营帐空无一人,只有辕门外三三两两的骑兵在来回穿梭巡逻,因为骑兵主力已悉数西调,参与到北方的大屠杀中。

这是新兴的赵人政权和没落的匈奴人最后一次对决,胜者将一统中原,成为北方的霸主,而败者也不甘退出历史舞台,要用性命来证明自己昔日的辉煌。

临漳,赵人都城。琨华殿上,天王石勒在殿内来回踱着步,世子石弘侍立在侧。

“大将军石虎觐见!”内侍官宣道。

“参见父王!不知唤儿臣有何吩咐?”

石虎凶狠残暴,手段毒辣,但在石勒面前,恭恭敬敬,不敢有任何闪失。此时,正肃立一旁,聆听石勒训诫。

“大将军,西线战事如何?”

“禀父王,孩儿刚从洛阳回来,我大赵三万骑兵昨日已乘夜悄悄渡过黄河,加上前锋两万大军。五万骑兵分三路向长安进击,定能打匈奴人措手不及,父王请放心!”

“放心?五万大军长途跋涉,兵疲马乏,想一举攻下长安,恐非易事。为稳妥起见,命你三日内再征三万大军,屯兵洛阳,随时西进,侧击长安,决定大赵一统北方的时机到了!”

“父王,长安的匈奴人拥兵不到三万,龟缩怯战,何须动用八万精兵?况且,再行征调,咱们兵力也捉襟见肘啊。”

石弘驳斥道;“大将军,父王自有圣断,照办就是,无需多言!”

石虎听罢,紧皱眉头,心头暗自骂了一声。

心想,你算什么东西,这么多年来是我追随父王南征北战,打下这大赵江山。你寸功未立,坐享其成,高居世子之位,不就是因为你娘是王后,长得漂亮,你才窃居了王储之位,也敢来教训我?

石勒虎目一瞪,石虎唯唯退下。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