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02章 陌上藏马迹(1 / 2)

桓温和沈劲护送家人悄悄离开宣城,马车不敢进城,也不走官道,而是沿着乡间小道绕行。

头天的雨水痕迹犹在,土路上留下浅浅的车辙。绕至城西再北上,走的是桓温熟悉的最近的路线。

一个多时辰,抵达芜湖境内,桓温挥手和家人作别,自己还要返回茅屋。

桓温交待,沈猛和大垂耳继续护送,到了建康,沈猛前往乌衣巷一带打探消息,看看江家交通的大人物是否就是王家。

而大垂耳一直护送至滁州,然后回徐州听差,不用再回来了。

自己和沈劲两个人,目标小,进退也更方便。

“温哥哥,等一等!”临别时,木兰跳下马车,拉住桓温。

“这个给你,昨晚我刚刚绣的。”

木兰说完,害羞的扭过头。

桓温接过一看,是一只荷包,上面还绣着两片木兰花瓣,似在迎风飞舞,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轻嗅一下,闻到了一阵芬芳,然后小心翼翼的放入贴身衣中。

“记住,是南山脚下的杜家村。山脊西边是黄颜色的祠堂,东边是白颜色的碧霞宫。碧霞宫东南角下面就是杜家村,别走错了。”

木兰就像在叮嘱一个辞家远游的孩子,怕他找不到回家的路!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

木兰走出很远,还在挥舞着手。

直到马车走出了视线,桓温擦干眼泪,才依依不舍的调转马头,二人沿着原路返回,傍晚时回到城南。

沈劲问道:“大哥,要不要再去一趟太守府打探一下,反正现在咱们没有了后顾之忧。”

“不可,上次已经惊动他们,万一江家布下大网正等着咱们怎么办?我感觉他们离得越来越近,茅屋咱们再住上一晚,明天要换个地方住。”

一路疾行,浑身轻快很多,马儿也撒起欢,打着响鼻奔跑在乡村小路上,惊起不远处茅草丛中的雀儿兔子。

广袤的农田里,麦苗在初春末的一场雨水里茁壮生长,绿油油一片,今夏一定有个好收成。

盎然的春色,夕阳的余晖,让他们暂时忘记了背负的使命,无垠的春色里,马儿也悠闲的放缓了蹄子,不肯快走。

“你看这田野多美,要是没有战乱,百姓丰衣足食并不是难事。”沈劲心生感慨,还指着远处尚在忙碌的几个农人。

沈劲所说的,也正是桓温所想。

百姓们早出晚归辛勤耕作,却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权贵们四体不勤不事稼穑,却锦衣玉食钟鼓馔玉。

劳作者整日煅烧冶炼,屋无片瓦。而大族们双手不沾泥,却鳞鳞居大厦,世道就是如此不公!

百姓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劳作而安居乐业,就这一个小小的要求,权贵们都不肯给他们。

王敦吃不饱吗?苏峻缺衣裳吗?

他们高车骏马,绫罗绸缎,子孙们也含着金钥匙,可就是不满足,这个阶层穷奢极欲而贪婪的本性,注定了他们勾心斗角,甚至不惜诉诸武力。

哪怕重燃战火,哪怕社会动荡,哪怕民不聊生,他们浑然不顾,来争夺他们几代人几辈子都消耗不尽的财富!

后汉垮台,儒家学说分崩离析,代之以玄学兴起,把千百年的儒家思想彻底埋葬,连同灰飞烟灭还有他们宣传的大同社会!

桓温畅想神游,低头沉思,看着脚下窄窄的田埂发呆。

“沈劲,下马,情况不对头!”

他一声惊呼,跳下马,指着前方脚下的软土埂,只见上面杂七杂八的踩着一些脚印,清晰可辨。

“糟了,江播的手下来过!”

“脚印有什么奇怪的?”沈劲不以为然,因为他看到田野里有农人们在劳作,来来往往留下脚印再正常不过。

再说,江播他们不可能这么巧,很快就找到这里。当他也翻身下马,仔细察看时,果然发现了异常。

普通人家下田劳作,应该是有男女,有老少,留下的脚印也应该是有大有小,有深有浅,脚踩在泥地上的形状也不会一样。

而田埂上的这些脚印大小深浅相差无几,踩出的形状更是完全相同。这说明,他们穿的鞋子应该是统一配发的。

这就说明,他们很有可能是官府中人,还让他们惊悚的是,脚印的方向也一样,都指向不远处的茅屋!

这正是江播的阴毒之处,可惜百密一疏。

郡兵无意中留下的脚印露出了马脚,暴露了行踪。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