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04章 狡兔傍地走(1 / 2)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坊间早有传言,称苏峻和王导似乎很默契,私底下可能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交情或者协定。

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庾家在青溪桥的府宅被焚毁一空,而王家在乌衣巷的府宅在叛军入城时却毫发无损,这不得不让人浮想联翩。

虽有闲言碎语,不过这一切都随着王导在叛军利刃之下仍忠心护主,直至消灭叛军而烟消云散!

即使还有蛛丝马迹,朝野上下特别是成帝,都认为是王导为保护皇帝太后和建康城,而对苏峻的曲意妥协。

是一种策略,而非一种态度。

再说了,苏峻倒台前火烧了乌衣巷,韩晃又被王家人杀掉,无不证明了王家和叛军虚与委蛇,实则势不两立!

这一点,陶侃也是如此认为。

毕竟,这些猜测和怀疑,随着苏峻团伙的覆灭已死无对证。

而郗鉴一个不经意的奏请,王导脸部肌肉抽搐的一瞬间,让久经战阵的不倒翁陶侃从中捕捉到一丝气味,就像丛林中的猛虎嗅到了狐狸的气息!

陶侃自幼出身寒门,和母亲相依为命,蜗居乡里,一步步走到今天,占据荆州,坐拥五万雄兵,靠得当然是真凭实学。

当年,处处受王敦打压,还差点被害,完全是靠着军功得以提升,也成为王敦忌惮的理由。

王敦叛乱时,又因曾是王敦的下属暗里受到影响,失去辅政大臣殊荣或许也与此有关。

他对王家怨愤极大,不仅仅因为这个,还有一层。他是彻头彻尾的寒门子弟,在官场中,没少遭到像王家这样的豪门世族的白眼和打压。

如果能从苏峻这位文书的身上挖掘出什么,证实那些流言蜚语,第一门族王家可能就要走下神坛,万丈光芒黯然失色,他们左右逢源的嘴脸必将赤裸裸公诸于众。

一旦交给郗鉴,凭着和王导的姻亲关系,郗鉴兴许避而不谈,甚至帮王导杀人灭口。杀一个叛军俘虏如蝼蚁草芥,无人会追究。

必须在移交郗鉴之前,盘问出真相。

陶侃思来想去,一条引蛇出洞的计划悄然呈现……

二更时,秦淮大街灯红酒绿,游人穿梭,各自寻找他们想要的东西。一处静谧的巷子里,昏黄的灯光下,桃叶渡茶楼的木制店招隐约可辨。

在二层靠里的雅间,一支红烛照着两张面孔。一张布满惊慌,另一张透着迷惑,两个脑袋凑在一起,窃窃私语在议论什么。

“此事不可啊,大人,这样太危险!一旦败露,岂不此地无银,反遭他们猜疑?”

二人正是微服出行的王导和路永!

路永见王导不置可否,追问道:“那个文书叫管商,他身上究竟有什么秘密,竟使得大人不惜冒险?”

王导恼道:“这个你不用管,只需记住一条,让他永远闭嘴就是你的功劳。”

路永连连点头,可是脸上仍有忧虑之色。

“陶侃治军严明,大帐戒备森严,末将刚刚蒙朝廷和大人恩典,得以苟延残命,出任后将军,一旦事败,朝廷新账旧账一起清算,恐怕……”

王导何等聪明,路永看似犯难为,其实是要开价,虽然无耻,但也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这个你放心,只要你帮老夫完成此事,日后,保举你担任刺史太守等要职。能再立大功,老夫还会向朝廷荐举,不愁功名富贵!”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路永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感激涕零:“谢恩相垂青,恩相待末将有再造在德,末将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还有一句,老夫不得不说。”

胡萝卜抛出去了,也要让这颗棋子尝尝大棒的滋味。

“现在苏峻余孽还有朝中大臣对你很不满,认为老夫偏袒于你,处处想找你的茬。俘虏中甚至有人在策动,准备遣刺客对你下手。”

路永知道王导的用意,唯唯诺诺,千恩万谢离开了茶楼,消失在来往的人潮中。

王导凭栏望去,眉头紧皱,狠狠撂下一句:“中山狼,竟敢对主人龇牙咧嘴,任你再有心计,也逃不出老夫手心!”

博望驿站,在芜湖境内,紧靠建康南郊,相对于普通驿站,驿站不仅规模较大,且位置重要。

从京城向南发出的重要邮信一般都会从此换马转发,发往京城的同样会选择在此暂时停歇。从晨至暮,驿丁驿马回环往复,甚是繁忙而劳累。

一日傍晚,两个年轻人匆匆来到驿站,衣衫不整,面容清瘦,径自来到驿长房舍。

哭丧着脸,乞求道:“官爷,驿站缺人吗?我们走投无路,举目无亲,想来帮工打杂,混口饭吃。”

驿长冷不丁被这两个不速之客的出现吓了一跳,沉下脸,本想赶出去,抬头看着他们,虽然衣衫不整,面容憔悴,但相貌清秀,英姿挺拔,浑身散发出一股气力。

“叫什么名字,哪里人氏?有文牒吗?”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