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8章 花飞两断肠(2 / 2)

木兰嘤嘤哭泣了一路,任凭孔氏怎么相劝,都劝止不住。她把温哥哥的遭遇怪罪在自己身上,是自己的贪心导致的。“温哥哥,木兰错了,木兰再也不要木兰花了!”

车内,却有一个人幸灾乐祸,他就是桓家老二!

桓温看清楚了,跑在最前面的是一帮流民,约有两百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看样子年纪不大,十几二十来岁。有人拿着刀剑,有人持着铁锹和耙子,还有人手中攥着木棒。

身后跟着他们的则是身着黑衣的山匪贼寇,或许是他们试图劫杀这帮流民,或许根本就是一伙的。总之,他们乱哄哄的顺着山道,沿着沟壑,铺天盖地,像一群无助的蝼蚁一样奔了过来。

后面,则是黄盔黄甲的军士,大晋尚黄,这些军士无疑是晋兵,就是不知是哪个将军手下的。晋兵们如猛虎驱羊,挥刀乱砍一通,阵后的弓箭手嗖嗖射向密集的人群,流民应声而倒。

桓温赶紧跳了下来,免得成为弓箭手的靶子。这时候要向南跑,就要趟过沟底,显然来不及。北面就是开阔的砂石地,再向北就是稀疏的村落,那里应该可以藏身。

还没跑出几步,流民的队伍已经呼啦一下,将他裹挟其中。

“还愣着干嘛,逃命要紧。”窜至身前的一个年轻男子,长相憨厚,一把攥着他的手,不容分说,拉着就跑。

桓温想拒绝也没办法,人潮像开了闸门的洪水,逼迫他顺流而下。跟着憨厚人一路向北狂奔,一口气跑出了二十余里,还不敢停歇,因为身后的晋兵还在穷追不舍,没有放手的打算。

为了活命,只能使出吃奶的力气,累死也比被砍死强。桓温此刻才发现了自己的差距,原来还以为自己身手不凡,体力强健,跟这些流民相比,功夫暂且不谈,就是这脚力和耐性,他就比不了。

身上的衣服已经湿透,脚底下火辣辣的。这半天的工夫,把一年的路都跑了。腰间的木剑还在,他心里咯噔一下,摸了摸胸口,还好,剑谱没丢。看了看身旁这个憨厚人,也就比自己大几岁,身材高大,脸色黝黑,微胖,一身肌肉,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劲,是条忠义耿直的汉子。五官端正,相貌堂堂,就是头发稀疏了点。

天渐渐黑了,这群人也慢下脚步,后面的晋兵不敢再追,这里已经不是大晋的疆土,常常有赵人骑兵出没,还听说北方有一支鲜卑人活动,至于像苏峻、祖约这样占地为王的势力更是很多。

从寿州码头北岸,到淮北,到徐州,再到更北面的兰陵和青州,这一大片疆土,除了徐州这座孤城还在大晋刺史郗鉴的掌管下,其余的都属于三不管地带。晋人被赶走,赵人在洛阳一带争夺,没有哪个朝廷能有力量在此治理,这里就成了乱兵匪寇还有流民游侠活动的宝地。

追兵不见了踪影,队伍停了下来,歇歇脚。“还有吃的吗?老子快饿死了。”憨厚人看样子是个头儿,话音一落,旁边几个兄弟递上干粮,拧开水囊,送到他嘴边。“来,兄弟,你也吃点。”

桓温接过一看,皱巴巴脏兮兮的一个窝窝头,肚子咕咕叫,管不了什么干净不干净的。

“大哥,咱们下一步该向哪走?”

憨厚人粗声道:“东面海州的家园毁了,西面是赵人的地盘,俺们虽然是流民,也绝对不投奔他们胡人。南面是晋人,可他们比胡人还坏,四处追杀俺们,只能继续向北走。”

稍微充充饥,憨厚人站起身,命令道:“兄弟们,这里一马平川,无遮无拦的,容易遭到伏击。大伙继续走,找个山头密林什么的,再睡觉不迟。老二,前头开道,老三殿后,老四负责望风,走!”

桓温打心眼里欣赏这个憨厚人,临危不乱,处置有方,这哪是流民?要是给他千军万马,肯定是个威风凛凛的将军。

又走了半夜,老二派人回来禀报,前面出现一座黑乎乎的山岗,名唤卧虎岗,地势险要,队伍可以休整。

“好,卧虎岗,这名字取得好,老子就是一只卧虎。”

憨厚人留下二十人值守,又布置了几个暗哨,才放心进岗。整理好地铺,开始呼呼大睡,睡前特意交代桓温,千万不要乱跑,离开队伍就是死路一条。

一宿无话,桓温辗转反侧,打定主意,先跟着他们一起走,看看再说。而且,这憨厚人仗义,忠正,不投奔异族的赵人就是有气节。而且他年纪不大,就做了老大,肯定有过人之处,自己不就是怀揣着报国救民的梦想吗?好男儿志在四方,就当是闯荡江湖,历练历练。

天亮之后,憨厚人叫醒桓温,自称海州人,姓刘名超,字言川。父辈就是流民,家园被毁,背井离乡四处流浪,打家劫舍的事也干过,讨饭的事情也干过,后来被乱兵所杀,事业就传到了他的手上,带着流民二代走上了乱世之中。

按照常理,出生后取名,男子二十加冠之后才取字,一般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家会这样,这憨厚人破衣烂衫的竟然也取了字,桓温忍着没有笑,道出了自己的姓名。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