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25章 是我,是我,全都是我!(1 / 2)

就在光轮集团这边斥资上百万重新规划场地,进行扩建之时,田兵也在他的新公司报了到。

以十五万高薪挖走他的这家公司名叫世恒。

也是风城当地的一家很有底蕴的老牌公司了。

这家公司的老板赵世贵,在风城也是背景极深的人物。

除了油田这边的业务,他还承包着市政绿化、广告,等工程项目。

当然了,像这些有无数人在抢的工程,每年能分到世恒公司头上的也就那些。

几千万产值的当量。

赵世贵最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油田这边。

眼下,瞧着光轮公司和华海那边施工的如火如荼,十五支队伍24小时无停歇连续施工。

每支队伍一月完井35口,累计一个月施工52口井,一个月就是一千万的产值。

而且还能基本上全都能把合同额全部结算回来,这种事情谁看的能不眼红?

这就好比一块无比甜美、诱人的巨大蛋糕摆在了你面前,可是你自己却不能吃。

只能坐在桌子对面,瞧见别人争分夺秒、狼吞虎咽的啃食着那块蛋糕。

只能眼睁睁瞧着那块蛋糕变得越来越小的感觉是一样的。

于是乎,这个世恒公司的老板赵世贵就日夜难寐,动起了脑筋来。

说来也巧,这时候就有了刘尚在华海公司会议室内的“高谈阔论”和关于技术理念的演讲。

当时虽然在座的都是华海公司内部的熟人,技术中坚,但这种事情想要打听还是不难的。

于是乎,这位世恒公司的老板赵世恒也就成为了醍醐灌顶大军中的一员。

毕竟他不是专业的技术人员,更没有类似于钟总和徐田德那样足够深的、一眼就能看出问题的阅历和底蕴。

所以当面对着刘尚所阐述的高大上理念时,就容易被煽动起情绪来。

在他的心中,是非常赞同和认可刘尚的技术理念上的观点的。

在他看来,人家光轮公司干调剖风险井赚钱,而他们赔钱,最主要的就是差在了理念上。

而且这种事情在风城油田还刚刚就有过了印证,赵世恒他自己也是亲眼所见,亲身经历。

之前当刘尚到华海公司后,就以自身之力推动技术理念上的改革。

把以往的,以近井地带高强度封堵为主的调剖工艺,改变成了作用于中深度储层,加强强流动性的调堵结合。

也就从那时起,华海公司的调剖效果就一飞冲天,远远将其他公司甩到了大后面。

当时的华海公司,是多么的风光无限,风头无两?!

就连潘清风也是借了这次的东风,一跃坐上了油田的副局长。

可是呢,在一年多之后,随着华海公司马源的出走,华海公司的这种先进的技术理念也在油田传播开来。

也就从那时候起,风城油田其他各家公司的调剖效果也都好了起来。

大家也就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上!

现如今,似乎又是一样的事情重新上演了一遍。

那个改变华海技术理念的年轻人出走自己创了业。

然后他的新公司再一次的得到了调剖项目上的不可思议的惊人的好效果。

再一次远远的将其他人甩到了身后。

在有过了一次前车之鉴后,他赵世恒若是再反应不过来,可不就是太过迟钝了?!

于是乎,他一边买进了光轮公司同款的价格不菲的高分子聚合物。

另一边,他又高薪把光轮公司主要负责调剖技术的田兵挖了过来。

这样一来的话,他的世恒公司也就具备了同样的取得超好调剖效果所需的一切。

这次风头,他赵世贵咬的很紧,也就比光轮公司慢了两个月而已。

油田的那块大蛋糕剩余的地方还很充足。

有句话怎么说?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