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二篇(九)(2 / 2)

《诗序》以为美周公,后世多承其说。朱熹《诗集传》也附和说周公居东之时,东人喜得见之。这朱熹也就咬定说《九罭》是写周公的。而闻一多《风诗类钞》所说这是燕饮时主人所赋留客的诗。葛培岭认为这是一位多情女子执意挽留恋人同宿的诗。从其衮衣绣裳可以看出,她的恋人乃是贵族而女子的身份不大清楚。(《诗经》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也有学者还认为《东山》、《破斧》二诗,产生的时代相对较晚。《东山》为一东征军士思归之作。阎若璩《四书释地》云西北蒙山,在鲁四境之东,一曰东山。徐中舒《豳风说》以大量证据证明东山即蒙山,为鲁人屡代对东方用兵之重镇,诗歌所言东征之事,与周公东征无关。诗中仓庚于飞,其鸣喈喈为西周晚期至东周初年诗歌习用的套语结构,之子于归亦均见于西周末至春秋时代的作品。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则与西周中期以后礼仪日趋繁琐的状况相合。《破斧》虽有周公东征,四国是皇等语,以周公东征史事为内容,但其用语反映了西周后期时代的特点,如亦孔之□句,习见于厉、宣时代的作品,其辞亦以追美的口吻写成,应为周公后人追述、赞美周公之辞。由此而言,《东山》与《破斧》,应是西周后期鲁人的作品。《伐柯》、《九罭》、《狼跋》三诗,时代较《东山》、《破斧》二诗更晚,产生于春秋以后。此不详论。(《东周初年《国风》编辑状况概述马银琴《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既然认为《豳风》里的《东山》与《破斧》应是西周后期鲁人的作品。那么,《伐柯》、《九罭》、《狼跋》三诗也不会晚于春秋以后。因为《诗》被公认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前11世纪至前6世纪)。所以,说《伐柯》、《九罭》、《狼跋》三诗晚于春秋以后产生是不能成立的。《九罭》一诗应早于《鸿雁》一诗是肯定的,故此诗应是西周后期鲁人的作品。那么,《周易》里的《渐》文是以鸿起兴,共分六段以鸿渐于干,鸿渐于磐,鸿渐于陆,鸿渐于木,鸿渐于陵,鸿渐于阿起兴。而《诗》里的《九罭》一诗里以鸿飞遵渚,鸿飞遵陆来起兴。这鸿飞遵陆与鸿渐于陆寓意非常接近。从《周易渐》的用韵来看,更规范于《九罭》一诗。通过《渐》文用鸿起兴的手法与《诗》里的《九罭》与《鸿雁》诗歌的对比,推断《周易》一书的产生早不过于西周中期,晚不过于西周末期。

而上世纪的易学家李镜池就已对《周易》里的所谓卦爻辞与《诗》里的诗歌的体例文法进行比较,以此推及《周易》产生的时代。对《周易》一书的产生,我们基本认同李镜池对《周易》产生研究的后期说法,即认为《周易》成书於西周晚期的说法。

李镜池先生认爲《周易》成书於西周晚期,《周易探源序》里说现在认爲《周易》的编着,出於周王朝的卜史之官,成书年代,约在西周晚期。李镜池是一位专业的易学研究者,在上世纪30年代,他发表的代表作有传探源》、《左传、国语中易筮之研究》、《周易筮辞考》,并认为卦爻辞是卜史的卜筮记录。认为《周易》只反映出文化粗浅的初民时代的社会情况,并无高深的道理存乎其中;认为《易传》作于战国末、秦汉间。40年代后期,李镜池又发表《周易筮辞续考》,改变30年代初关于《周易》作于周初的观点,而写定于西周末年。李镜池在上世纪30年代初发表的《周易筮辞考》,通过所认为的卦爻辞中的历史故事推定《周易》编篡年代约在西周初叶。(《周易探源》第70页)

后来李镜池又发表了《周易筮辞续考》,推翻了自己原来的说法,认为《周易》是产生于西周末期。那么,李镜池是如何推定《周易》产生于西周末期的呢?正如李镜池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对《周易筮辞续考》的补记中所说《周易》的编著时代,我认为是在西周晚期。《续考》所举的论证,是从文体,文法的比较来推断的。(《周易探源》149页)

本站热门小说推荐

<ulcss="list-inline">

<ul>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