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七章:可怜兄妹忆往昔(1 / 2)

read-tentp{font-stylerlfo0text-derationneli}read-tentpcite{dispynevisibilitydden}

第三十七章:可怜兄妹忆往昔

午饭很丰盛,是芝麻叶白面条,另外,还炒了猪肉炖萝卜粉条。大家有说有笑,都吃了很多。尤其是,刚来的两个孩子,吃了一碗,又一碗,已经两三碗了,依然没有停嘴的意思。

白三奶怕他们撑坏了,只好制止了他们。让他们留着肚子,晚上再吃。因为,一直吃不饱,胃已经饿小了,突然吃得太多,会吃不消的。两孩子才恋恋不舍地丢下碗筷,但是,眼睛仍旧直勾勾地盯着桌子上的饭菜。

饭后,满秀找来了哥哥们和自己的的旧棉袄和棉裤,给他俩换了干净的衣裳。烧了热水,给他俩洗了洗头和脚,换上了棉靴。

这样一拾掇,俩人精神了许多,脸上也变得红润多了。

吃饱后的哥妹俩,也变得开朗了许多,话匣子也打开了。俩人你一言我一语,和众人说了个没完。

原来,死去的老汉姓张,这个大一些的男孩叫张大虎,小一些的女孩叫张小英。他们原是淮河岸边一户普通的佃户人家。祖上也曾传下来一亩多薄田,一家人辛勤,也能勉强度日。但是,近些年来,整日兵荒马乱,不能安心种田。不是兵痞横征,就是流寇来抢,只好把土地给了大户,换了粮食来吃。没有地的一家人,靠着给村里大户种地来过活。

去年夏秋之际,淮河地区突发洪水。当时水很大,浊浪滔天,种下去的秋作物玉米和红薯,全都泡在水里面,很难存活。

但是,当初和大户签过字画过押,到秋收过后,要给人家钱和粮食的。这一下,一家人做了难。张老汉便去求东家缓一缓,到下一年一块儿交。

那东家有一个儿子,从小就痴傻,生活不能自理,不是屙身上就是尿身上,老远就能问道一股刺鼻的骚臭味,人见人嫌。

这孩子长到十七八了,还是见人就笑呵呵的,鼻涕口水滴溜老长,走路左右晃动,半个马路都走不下。

东家在全村是大户人家,家境非常殷实,一看儿子到了婚配年龄了,一直无人提亲,慌了,就动起了歪脑筋!

当张老汉来求他,把今年的钱粮缓一缓,到下年再交时,他心里盘算到:按照常理,今年发大水,确实应该缓到明年一块儿交租子。但是,他故意不同意,说是他张老汉以前的租子还没有交清,今年又要往后拖,啥时间是个头呢?死活不同意。目的就是逼迫张老汉,把自己十岁的女儿送给他当童养媳。

张老汉看出了东家的险恶用心,夫妻决定,死活也不能将女儿推进火坑里。于是,在一个夜黑人静的晚上,举家向冶州方向逃去。不料,缺少盘缠,只能步行,行走及其缓慢,这一走就是大半年。

起初,是秋天,破衣烂裳勉强可以凑合,路上也是随便找个干净的地方,躺上一夜就过去了。

进入冬天后,天气一天天变冷,薄衣薄裤,根本无法御寒。饥寒交迫的大虎妈,突然生了重病,一连几日,高烧不退。没有钱医治的大虎妈,很快便病死了。还是路边一户好心人家给了铁锹和镢头,就地掩埋在一个土坡上。

好心人又送给他们几件破棉袄,父子三人穿上后,感觉暖和多了,千恩万谢地离开了人家,继续向冶州走去。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