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71、邓武论黄巾(1 / 2)

回到兵营,分主次做好之后。

邓武就吩咐县令陈源,向城内各个世家百姓征集粮草,又吩咐邓茂,回洛阳大仓押解粮草。

长社最少要准备足够五万大军,三月用度的粮草军需。以备不时之需,防止黄巾围城。

长社县慰陈修不解,开口问道:“将军!末将有话想说,将军为何不主动出击,剿灭这些黄巾反贼?”

邓武瞥了一眼说话的县慰陈修,本不想理他。但想了想,还需要他的兄长陈源收集粮草。还是开口解释道:“黄巾贼可是有20万大军的,我军有多少?满打满算就五万出头。其中,还有两万人马是没什么战斗力的青壮。姑且不论黄巾贼这20万大军中有多少精兵,但最起码这20万人都是青壮。更不用说黄巾贼的兵员,随时可以增加。”

这可不是邓武随口乱说的,黄巾初期,攻城拔寨的,最起码都是经过简单的训练的民兵。还有秘密训练的少部分精锐,比如:黄巾力士。

只是后来地盘大了,才会收编各路山贼和烧毁村民的房屋,裹挟未经任何训练的农夫,以壮声势。又把为数不多的精锐,下放去带领这些人马。这也导致黄巾的人员越来越杂,这才会成为后来乌合之众的代名词。

邓武在跟县慰解释,同时也在为自己部下的将领说明缘由。敌军的底细还没有查探清楚,贸然出击更是兵家大忌。

而且这些黄巾,更不像邓武所知道的那样不堪一击。其实想想也不难理解,黄巾起兵之初,就迅速的在八州燃起战火,攻城掠地。一度压制官军,长达半年之久。张角和波才死后才迅速的衰落,沦为后来枭雄们的经验宝宝。

……………………

邓武判定黄巾战斗力很强,还有一个依据,就是这两天在城头上扫描敌军主要将领的属性。

二流将领有十几名之多,三流将领更是有上百人。虽然没有发现一流将领,但是不要忘了这些,还是邓武看到的敌军将领,没发现的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要知道邓武这次出征,手头上的二流将领,满打满算也才十五名。后方镇守三个县城的,就用去了六个。在长社,为了顺利收编两万青壮,又派出了四名二流将领。

现在邓武手上可用将领有:

神将三人(黄忠、典韦、王越)

一流将领两人(何仪、何曼)

二流将领五人(邓茂,廖鹏,方悦,一个斥候都尉,一个贾诩亲兵队长。)

邓武不愿出城跟黄巾战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无人可用了。准确的说是无亲信可用。

邓武带出来的三千五百骑,只有五百亲信。一千弓骑兵是黄忠一手训练起来的,倒是勉强可用。剩下的两千骑,邓武没有安插亲信在里面的。统兵将领,也是以前雁门郡的两个都尉。也不是邓武的亲信,只能说指挥起来比北军要好很多。

后方除了镇守的将领之外,还每处派有一队亲信人马,方便掌控地方和那些俘虏,共计一百五十人。

长社又分出一百人,配合四名将领整编那些青壮。邓武和贾诩的亲兵,一百五十人。王越和廖鹏率领的刺客队五十人。在虎牢关的时候,又派往刘备那里去卧底的二十人。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