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七章 无名讯息(2 / 2)

几分钟后,水野、群梢一行也赶了上来,他们一路上过来,触之所及都是无际的层层裂隙,眼下多了这么个黑黝黝的深洞,虽各自表情不一,可却都咂舌不已。

我懒得动口,叫赵不三把发现黑影,然后一路跟踪到此的经过说了个梗概,自己则趁这空当,小心绕着洞口,仔细的打量起四周来。

首先,如果没有意外,不久前那声闷响应该就源于此地,脚下放射性拱开的土体,及边缘崩裂齐整的石胚,无一不在表明:这是处“新鲜”的岩土爆破现场。只是,万没料到的是,在干土块的掩埋之下,竟是这些整块整块叠砌起来的厚重青石,要知道,这种黄沙荒漠之地,碗大的碎石都为稀罕之物,更别说切凿如此规整的大块石料了。

青石料看着像粉砂岩,但又不太像,表面虽有不少岩屑粒,但看不出风化侵蚀过的痕迹,巨大条石修葺的严丝合缝,缝隙之间有挤出的干硬的灰白物质,看得出当时修建时,工艺要求的考究跟细密程度。

这也进一步印证了之前的推断,说明千百年前的某段时间,此处确实已被人为大量干预过,仲老猜测的大型地下工程,也并非无的放矢、空穴来风,当下满地的碎石渣,便是这实实在在的证据。

不过,有一点仍琢磨不定:起初,看着散落石块跟爆炸冲击的方位,还以为这是个小型的定向爆破,而且,爆炸范围如此精准的控制在几米之内,丝毫没有损坏到周围地层土壁,这需要相当高的爆破技术,且非常熟悉炸药的爆炸当量,这可不是普通小贼随便凿个孔放个炮,就能够轻易做到的事。

可奇怪的是,现场并没有闻到火药味,翻上来的新土杂砾上,也没有发现爆炸后留下的黑色残渣物,又叫仲老上来看了看,讨论一番后才得出个可能的结论:静态爆破。

顾名思义,这种新型爆破技术单重个“静”字,先在炮孔里注入膨胀剂、破碎剂后,利用水化反应及小型增压器内瞬间产生向外的液压力,来破碎胀裂岩石以达到洞穿开凿的目的,其相较于传统爆破作业,具体低震动、微冲击、噪音小的明显优点。

再根据以上的暗里明面,又前后捋了捋,便能看出点苗头了:第一,这种精准的爆破作业,短时间内不可能一人完成,需要数人分工明确、兼顾旁枝末梢的细节,所以毋庸置疑,炸开洞口的这批人,显然是一支手法高明、装备精良的专业队伍;其次,能在爆炸后迅速撤离,没有留下丝毫痕迹,说明他们行事严慎,具有相当强的执行力;最后,他们来去自如,对此地已经相当熟悉,且似乎奔着明显目的去的。

至于刻意引我们前来的人影,到底有何企图,是贾疯子这厮,还是来自这批来历不明的一伙人,就目前来说,仍旧不得而知。

等绕过那个洞口到了另一头,很快又有了发现,再往前几步不远,随处散落着断裂的刀刃、火硝砂砾跟木屑的混合物,以及满地烧尽了的烟头,旁边还有几发零星的弹壳,弹底字已完全磨损,看不清楚,不过,简单丈量了下尺寸,有点像大尾巴的铜制53弹,另外弹尾样式外凸,应该是苏制的,这种53式步机弹仿制的上世纪初莫辛纳甘的908式,五十年代就停产了,现在要弄到属实不是易事。

散落物四周则遍布着大片大片的血迹,血渍早已干涸,呈恐怖的黑褐色,很显然,这个直长的岔道内,曾发生过激烈的恶斗,依尘土、痕迹分析,时间最多还不过月余,也就是说,可能为前两次入楫队伍的其中一支,爆发了内讧亦或遭遇了什么东西,才留下了现在这般场景。

可奇怪的是,如此巨大的出血量,当时火拼后的景象应该异常惨烈,可这里却没看见一具尸首,别说残肢断体,就连一点人体组织都找不到,这的确“干净”的过头了,很明显,此处被人为的“清扫战场“过了。

另外,恶斗跟刚才的惨叫、爆炸,虽说时间各异,但发生之地都在这小小一隅、丈方之内,总觉得这里头有着若有若无的联系,但却又说不上来。

正忖前思后之际,赵不三突然绕了过来,默不作声把我拉到稍远的位置,我有些奇怪,忙叫他有屁快放,搞得神神叨叨的这是作甚,他没有应,神色十分怪异,又小心的左右打量一眼,才把手电打了个方位,比划了下:“冯爷您快瞅瞅…这是怎么个情况哩!”

灯柱所照之处,正处在洞口左侧土壁的正上方,上面约莫两米多的地方,是一大块平整板结的硬土层,上面清晰用小篆刻着几个字:小心贺中涣!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